乡下孩子不能靠父母来给他们文化刺激,就只有靠老师了。老师们的责任相当大的呢!
在过去,城乡差距在于财富,目前,这种差距虽然依然存在,但其实并不严重,因为一般乡下人的生活并不差。但是要讲到文化刺激,城乡距离就相当大了。我们常常看到在城市里的小朋友,正经八百地在音乐会中听古典音乐,也常看到城里小孩子参观美术馆。前几天,我的一个学生带他的儿子到我家来玩,这个孩子一头就钻进了我的书房,一直没有出来,后来才发现他在看我写的《陌生人》。这个孩子只有小学六年级。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文化刺激越多,将来他的常识越丰富,视野越广阔,成功的机会也越大。有时我们会认为一个孩子果真与众不同,在谈吐方面尤其常有独到的见解,这些独到的见解怎么来的?如果他根本不看课外书,对音乐美术毫无接触,他怎么可能有独到的见解。
城里孩子之所以对于音乐,美术等等有修养,常来自父母的影响。父母听古典音乐,父母带他去音乐会,父母带他去参观博物馆,父母介绍经典名著给他,孩子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东西。成年以后,他因此会表现得很有人文素养。别人无论谈什么,他都能应答。
乡下孩子最吃亏的就是没有这种父母,他们极少有机会受到这种文化刺激,成年以后,总会吃很大的亏。
我认为乡下各级学校的老师们,应该尽量使同学们接触到各种知识。首先,我建议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对于古典音乐有所了解,虽然在乡下很难参加真正的音乐会,但是目前视听教材,对于孩子们绝对够用了。在我看来,在国中毕业以前,孩子至少对于几位大师(如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莫札特等等)的作品有耳熟能详的感觉。
我也认为每一个子孩子应该看过中文的文学名著,中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外国的《基度山恩仇记》等等,总不能完全不知道。
乡下孩子不能靠父母来给他们文化刺激,就只有靠老师了。老师们的责任相当大的呢!@(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