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相美/台北报导〕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年余,台北市有民众反映说,自家社区垃圾委外处理,原本相安无事,不过社区坚持不愿设厨余桶,摆明要住户把厨余塞进垃圾里,民众抱怨说,难道要为了一包厨余整天追着垃圾车跑吗?对此,环保局表示,目前虽无罚责,但有辅导计划,有需要的民众可与各区队联络。
目前的垃圾强制分类分为3类,包括一般垃圾、资源回收物及厨余。
林姓民众表示,去年搬进新家,社区的垃圾、资源回收物均统一委外处理,不过,社区管委会却坚持不愿意处理厨余,也不愿设置厨余桶,还劝住户把厨余塞进垃圾包,即使住户提醒管委会现有垃圾强制分类,可能会遭罚,管委会也是一派轻松说,不会有人清查。
另一名杨姓民众也说,住家大楼的垃圾是委外处理,但承包的人员却不愿处理厨余,把厨余塞进垃圾包又怕臭,她不解地问,难道要民众为了一小包厨余,晚上赶下班追着垃圾车跑吗?民众质疑,环保局对于类似情形都没有因应罚责,如何推动厨余回收。
对此,环保局表示,社区大楼管委会若不愿设置厨余桶,目前并没有罚责,但环保局确实有稽查分类不确实,民众不应轻忽。
精进计划锁定社区大楼
环保局订有3年精进计划,目前已鼓励100多处大型社区设立厨余桶,也有4、500处大楼是与委外的清洁人员协调,由清洁人员处理。
环保局指出,大型社区如文山区的棕榈泉社区,经由清洁队人员到现场察看地形后,决定将厨余桶设立于大门入口右侧一角,现场还架设监视器,了解住户是否乱丢垃圾。重要的是,社区与清洁队约定清运时间,每天清运厨余,因此不会有发臭的问题。
至于较少住户的大楼,则可由委外的代收人员逐户收取,利用清洁队收运时间清运,或是直接前往区队丢弃。环保局强调,相关细节均可进一步协调,民众若有需要,可向各区队联络,寻求协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