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2月7日讯】自由时报 〔驻美特派员曹郁芬/华府5日报导〕来自台湾的历史学者余英时今天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接受今年的克鲁奇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他在致辞时表示,人权不是西方的观念,中国从孔子就讲不贩卖或杀害奴隶,显见中西方在共同基本价值上是有共识的。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颁奖典礼上,余英时虽没有公开批评中共,但特别在讲稿中提到人权,且强调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价值观,如果中国文化能回归道教尊重人性和尊严的主流,就不会有中西文化冲突的问题。
他颁奖后与台湾媒体谈到中国崛起,表示外界往往断言廿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研究历史的余英时则说,不能用民族情绪来看问题,中国可以有很好的发展,但现在只被外商看重中国市场,成天想着赚钱,中国变成一个暴发户未必是好事。要崛起成为大国不是那么简单,与美国相较,在科学、人文和基础科学上,中国还有长路要走。
美国国会图书馆在2003年成立克鲁奇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给在人文研究领域有重大贡献的学者,由电视大亨约翰‧克鲁奇资助,奖金为一百万美元,奖项极受国际学术界重视。余英时与非洲裔的美国学者富兰克林今年共同得奖。美国国会图书馆5日晚间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余英时夫人陈淑平及两位女儿都应邀前来观礼。驻美代表李大维及夫人池琳也代表政府出席致贺。
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李伟华透露,今年共有一千多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被提名,最后有九位入围,台湾就有许倬云和余英时两位学者,这也是对台湾学术研究的肯定。余英时因长期在美国教书,著作较为西方熟悉,最后脱颖而出,两位学者都很杰出。美国国会设立这项奖就是为弥补诺贝尔奖遗漏社会与人文学者的不足。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毕林顿称赞余英时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从多层面,多时空探讨和介绍中国历史,在哈佛、普林斯顿等一流学府任教二十年余,鼓励许多年轻人研究历史。
余英时已入籍美国,他表示自己在文化上是中国人,但有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在中西文化之间周旋,使他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更游刃有余。
他,坚持反共立场
〔驻美特派员曹郁芬/华府5日报导〕虽然自承文化上是中国人,但是言谈间余英时并不掩饰他的反共。当许多学者都赶着中国热到中国镀金时,曾在六四时公开谴责北京政府的余英时仍默默地在美国埋头著书研究,守着他的坚持。
身为中研院院士的余英时,反共立场连美国人也了解。在克鲁奇得奖人简介中,就指出余英时不仅是著名学者,也是中国民运的支持者,对中国共产党常有公开批判。不过他的学术地位崇隆,著作在中国仍普遍流传。
出生在中国,曾多年在台湾从事研究,最后落脚美国。对于台湾的民主,余英时很珍惜,认为台湾目前虽有很多问题,但只要走上民主就好。台湾目前虽出不了大格局的政治家,但当选的政治人物若能把本分做好,也是重要贡献,但如果没有深厚文化基础,台湾只能有抢选票的政治人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