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故事第十九单元(4)

立平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9日讯】
课文19.4

如 负 薪, 如 挂 角,
Rú fù xīn rú guà jiǎo
身 虽 劳, 犹 苦 卓。
Shēn suī láo yóu kǔ zhuó

(译文)
汉代的朱买臣上山砍柴时,会一边走一边读书,隋朝的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的身体虽然劳累,但仍在劳苦中专心研究。

(注释)
薪:柴草。
挂角:书本挂在牛角上。
卓:卓越。

(故事) 朱买臣负薪读书

朱买臣是汉朝人。小的时候,家境贫穷。父亲常常告诫他,要想长大后出人头地,就要苦读书,掌握知识。

他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下决心,苦读书,长大后要光宗耀祖。他虽然不太聪明,但读书却很勤奋。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起书本苦读。当上山砍柴累了时,他就靠在树上读书;背柴回家的时候,他就边走边读书、背诵,有时,背书背的都忘记了回家的路,达到废寝忘食地地步。因此,常常回家很迟。

妻子看到他如醉如痴地样子,时常抱怨他:“书又不能当饭吃,有什么用呢?”没过多久,妻子不能忍受他的这种入迷的劲头,忍耐不住寂寞与孤独,离开了他。

虽然为了读书,家人不理解他,妻子也离开了他,但他仍然坚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刻苦读书。就这样持之以恒,几年过后,他成了一名很有才学的人。后来,汉武帝发现了他的渊博学识,聘用他当了官。

当他坐着八人抬的大轿,被人们簇拥着,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乡时,已离开他的妻子看到这番情景,后悔莫及,很想重新回到他身边,但却被朱买臣拒绝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位苏老泉,就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三苏”之首的苏洵。苏洵(1009——1066),乃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自称“西蜀匹夫”,可见其一生是“尝有志于当世”、“方不见用于当世”的文人。
  • 鬓发白,近古稀
  • 其实古人就发出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感慨,中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宝典—─《三字经》和《训蒙文》都很重视对幼儿礼仪和规范的教育。
  • 〔自由时报记者洪臣宏/高县报导〕L姓男性公务员应征“夜店公关”,1个月内被诈骗178万元,年迈双亲2年来循司法途径代为讨回,却在法庭外遭嫌犯以三字经咒骂,老母亲因而有失眠等忧郁倾向,老父大叹诈骗集团“真恐怖!”
  • 大纪元记者石山温哥华报导)新西兰著名中国文化研究者、国学家刘宏毅博士11月25日在温哥华“文革四十周年温哥华华人恳谈会”上,作了题为“精神重建与国学危机”的演讲,他认为,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遭到灭顶之灾,直至四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最彻底的否定。中国人的传统被作为“四旧”(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遭到彻底铲除,如今七十岁以下的中国人鲜见读过《三字经》的,刘博士认为,中国文化的“失忆症”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示。
  • 【大纪元12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方旭台北四日电)马宋密会引发关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今天表示,两人见面是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主动邀约,当时他就要求国民党不得放话,“连三字经都出口了”,若再有放话将“唯詹春柏是问”。事实证明,马英九旁的确有批“害马之群”,到处放话炒作弃保,破坏国亲合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