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清晨,因为摩托车的机油需更换,就在练完功之后,顺道在回家的路上找到一家己开门营业的摩托车店维修我的爱车。
进入这家店,只见老板娘马上起身前来服务,我才说需要更换摩托车机油,及调整后视镜二句话,她就迅速熟练的开始作业,先放油,又更换了我没注意到已过期限的齿轮油。我正纳闷为何她知道?她适时地解释这项保养是约3000公里更换一次,从里程表上已观察出问题,这对于机械一向外行的我而言,她专业且细心的服务让我倍感安心。
就在此时,老板也寻找适合的机油帮我更换,除细心的为车子调整后视镜之外,还主动检查刹车线、胎压,并将其调整至安全的标准。工作中夫妻二人虽不发一语但默契十足又合作无间,眨眼间,机车仿佛重生般的出现在我眼前,用重生来形容,是因为深深感受到车店夫妻二人将我的车当成他们的小孩般,细心呵护,在他们确认这台车已安全无虞时,他们才放心的把它交给我。这不禁让我汗颜,平日常口说爱车爱车的,却从不曾如此细心照顾它。
顾客至上诚恳待人
老板是一位朴实敦厚的年轻人,雪白的制服上戴着工作证,看得出他很尊重自己的工作,一个看重自己工作的人也很难不令人尊敬他。
我好奇问起女主人,老板从事这一行多久啦?她含蓄的望了老板一眼笑了笑说,经营这一家摩托车店已有14年了,当初,先生退伍时曾经想进瓦斯管理处当公务员,又想做铁窗、铁门的生意。徬徨之际,婆婆到庙里抽签,结果都是下下签,意思是如果进瓦管处会遭小人陷害,若经营铁窗、铁门恐会因此残疾终身。
后来机缘凑巧,当了隔壁开机车店邻居的学徒,婆婆再次到庙里抽签,这次求了一个上上签,就这样,先生开始了7个月的学徒生活,之后开了这家店,而她也在10年前嫁夫随夫的入了这一行。
正与老板娘闲聊,老板注意到我车上大包小包的生鲜,长时间曝晒在太阳底下,于是将我的摩托车牵进店里的阴凉处,动作虽小,却体现出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
付钱给老板时,只见他赶紧拿起一块毛巾擦拭手,然后双手合并置于胸前好让我把钱放在他手中,感受到他对客人的尊重,注意不把工作中弄脏的手示人,也不管客人付出金额的大小,他都诚恳的接受。
正是万事起头难,在同行林立的都市中,如何披荆斩棘的开创出一条生路,需要比别人更多的用心,而这间小店能吸引顾客一直上门的最大原因,就是老板专业的技术与一颗诚恳待人的心,还有他们那份安全第一、顾客至上的信念。
夫妻二人身体力行的实践服务的真谛,这与社会上一些公司花大钱聘顾问,做了许多流于形式的开会、训练,只为求得一张服务认证的表面工作,相比之下,高下立见。
原来,心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其余都只是形式与表面而已,“服务”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关键在愿不愿用心。若能将心比心为对方着想,自然能了解也满足顾客的需求不是吗?一间小小的摩托车店,让我看见台湾社会向上更向善提升的力量,一种对生命认真的容颜。◇(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