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小故事

【艺术家小故事】鲜于枢教人以“胆”

作者:雅晴
font print 人气: 460
【字号】    
   标签: tags: , ,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民、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官至太常寺典簿、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楷、行、草作品,有《海棠诗》、《渔父词》、《透光古镜歌》、《唐诗卷》、《千字文》等等。鲜于枢早年曾向张天锡学习书法,常为不能超越前人而愧憾。有一次偶而漫步郊野,见两人车子陷于烂泥中,坎坷难行,才了解到写字要有奇态横生的趣味。他与赵孟頫和康里夔,互争雄长,当时许多人都曾向他请教过书法。

有个叫陈绎曾的人是一名进士,他虽患有口吃,但却异常精敏,诸经注疏,多能过目成诵。又工书法,用枕腕法写得一笔清丽婀娜的小楷书。后来,陈绎曾转而学习大楷。试着悬腕法,悬在空中书写。每天不到数百字,就累得手臂颤抖,手腕酸庝,疲惫不堪。有人告诉他,本朝书法家鲜于枢善用悬腕写字,你何不去拜访拜访他。陈绎曾于是慕名前去,鲜于枢知道陈的来意后,先要他当场写几个字看看。陈绎曾颤颤抖抖地写了“永字八法”四字,鲜于枢见后,就闭上眼腈伸出右臂大声说:“胆、胆”。陈绎曾照着鲜于枢的指示大胆去写,果然比先前稳健多了,几个月后,他的执笔就好像千钧之石,终于也练得一手悬腕好书。@*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作为一代书圣,王羲之在传颂在中国书法史的名作相当的多,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
  • 洛阳城南13公里处,伊水在香山与龙门山两山对峙之间奔流,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唐代诗人白居易游此曾说:“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 颜真卿字清臣,生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元年,享年78 岁。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颜真卿幼年失怙,随母殷氏寄居舅家。颜氏世代家学渊远,名重当世。殷氏亦是名门望族。少年颜真卿在双方长辈的悉心呵护与严格教育下,学业精勤,尤工书法。
  • 王羲之,字逸少,生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是我国最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世尊为书圣,千古以来,几乎无人在书法上的成就能超越他。
  • 传说,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不仅才华横溢,擅长书法与绘画,而且还通晓中医药之道。
  • 【大纪元10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二十二日专电)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最近推出一项中国书法特展,深受艺文界重视。欧美艺术界自二十世纪初叶就认识了中国书法之美,而最初把中国书法有系统介绍给西方的是民初的旅英书画兼作家蒋彝。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