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与真爱

晨晨
font print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为人父母到底应该给孩子多少爱呢?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真爱?现代人好像已经分不清了。

现在的社会型态普遍存在着孩子生的少的情况,很多家庭成员中就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小孩自然成为父母亲的心肝宝贝;另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父母疼爱子女,宁可自己吃苦,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

看到一则新闻报导着实令人感慨:在中国大陆有位父亲每天只吃两个馒头、两根葱,然而每天却要给儿子买只鸡腿吃。有一天,这位父亲生病了,妻子把儿子的鸡腿拿给丈夫吃,儿子竟然打母亲一巴掌说:“这鸡腿是我的,为什么要给父亲吃?”

被宠惯的孩子总以为:“最好的东西就是应该给我,父母就是要替我收拾我不要吃的食物、不要用的东西。”父母俨然已经成为孩子的佣人了,却不自知。到老了,一生心血都耗在孩子身上,孩子却看不上这对年迈的双亲。

在台湾的校园、家里,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被骄生惯养宠坏了的孩子。在学校可以骂老师,在家里可以顶撞父母。孩子因此养成了骄傲、懒惰、妒忌、暴躁的不良习惯。

为人父母亲爱护子女,应该培养子女正确的人生观:尊敬长上,谦卑有礼;不骄傲、不懒惰、不妒忌、不暴躁;让孩子独立处理日常中所遭遇的问题,培养孩子的挫折容忍力……等。

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真爱?纵容孩子不当的行为,就是溺爱;培养孩子正向的人生观才是真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长对子女如果一味溺爱而不懂得去教诲,恰恰是害了孩子。
  • 郑板桥52岁时才得一子,因此对孩子十分钟爱,但不是一味溺爱,而是教之以正道。他在潍县任官,写信给郑墨要他代自己好好教育儿子,防止刻薄急躁等坏习气,并要求刚刚6岁的儿子对师长有礼貌,对同学关心。
  • 〔自由时报记者王俊忠、李静芳/综合报导〕对子女过于溺爱,恐怕让孩子索求无度,完全不在乎父母的辛劳,云林县民张万通33年前收养男子张思良,张思良几乎散尽家产,甚至连中风养母的农保退休金也挥霍殆尽,父母痛心之余,诉请终止收养、切割亲子关系获准,养子上诉二审败诉,仍可上诉。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可爱故事,培养孩子同理心、学会管理情绪 增进情感表达、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有一段可爱幼儿折叠衣服的视频,不仅收获数千万网友点阅,还引爆一场意想不到的网络激辩。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绪反应,并且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书中同时详细运用情境故事,解说各种情绪成因、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因应情绪困扰。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悲伤情绪反应,并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