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寓中、苏永耀/台北报导〕国民党产处理监督委员会昨天召开第一次会议,定位委员会的功能是党产的监督、咨询与建议角色。但对于回应与澄清外界质疑的职掌,委员会拒绝背书,要求国民党中常会重新修正委员会设置办法,将该项职掌条文删除。
民进党昨天批判认为,如真要监督,就应立即要求国民党停止党产买卖,否则也不过是一个“脱产帮凶”。对委员会部分成员,民进党也质疑根本只有背书性质。对于监督委员会名单,民进党秘书长林佳龙昨天就批判说,里头有中国时报的高层,就让人很质疑,当初中时与国民党进行“三中”的交易,本身就是党产参与者,谈什么监督?政策会副执行长罗正方也说,里头也有红衫军,但他们对待国民党是否也能高标准?
没卖掉的问题党产 愿回赠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主持委员授证后表示,有关党产处理,国民党的政策是,只要发现还有接受日产与转账拨用部分,一旦党产正当性受到质疑会立刻捐出来,“国民党愿意在处理上溯及既往”。马也重申,这是指尚未处分的财产,已处分卖掉的财产,国民党就没办法再回赠。
党产委员会随后开会做出决议,要求有关党产的处分及处理,国民党必须完全透明、公开,定期向委员会报告处分的进度及结果,如果违背此一原则,委员不但不背书,且会以退出委员会方式表达立场。委员会订每月开一次会,直到党产完全处理完成为止。
根据国民党中常会9月20日通过的党产处理监督委员会设置办法,有关委员会职掌第五项规定,针对他人利用党产以抹黑、攻讦本党事件,委员会应即时回应与澄清。此项条文被外界质疑委员会根本就是国民党产的回应小组,党产委员会第一次开会,就拒绝为此背书,不帮国民党做澄清、回应的工作。
委员会 拒绝成为回应部队
委员会定位本身的功能,是党产监督、咨询与建议的角色,针对过去党产不当投资,因委员会不具有调查权,只会对国民党要怎么做,提供建议;至于处理中的党产,委员会要求处分过程、结果要公开给委员会知道,但不会参与处分的决策。
监督委员会共有十一位委员,其中六位是非国民党籍,包括前监委叶耀鹏、理律法律事务所执行长陈长文、媒体工作者杨渡、蔡诗萍、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盛治仁、台大经济系教授梁国源。五位国民党籍委员是政大会计系教授郑丁旺、前国大议长陈金让、中央大学产经研究所教授朱云鹏、立委李纪珠、赖士葆,出席昨天首次会议的有九位委员,最后公推陈长文担任委员会的召集人。
〔自由时报记者陈诗婷/台北报导〕国民党拟在政党法草案增列“政党专章”,明定所有政党过去不当取得的财产,就算原权利人或机关团体因时效消灭,不能请求归还,也可在本法施行一年内,依法律规定向政党请求归还,惟须“以现存利益为限”。
此外,鉴于外界屡屡批评国民党拥有“不当党产”,该专章也特别针对“不当”加以定义,强调若政党财产来源有争议,应交由监察院调查或司法机关审判解决;但基于保护善意第三人原则,政党财产依司法判决应归还国家者,应以现存利益为限。
党产名嘴团 橡皮图章而已
〔自由时报记者记者王寓中/特稿〕国民党产处理监督委员会昨正式成立,在国民党公布党产监督委员会名单后,外界最大的质疑就是十一位委员,竟有六位是媒体人、电视叩应名嘴或电台节目主持人,背景清一色属泛蓝阵营,加上职掌中更明定要为他人抹黑、攻讦国民党产,做出“即时的回应与澄清”,因此被讥为党产的名嘴辩护部队。
马英九近日不断强调,党产中若还有当年接收日产、转账拨用或无偿赠与等不当取得部分,外界只要能举证,国民党就愿意回赠,但指的是尚未卖掉的,已卖掉的,国民党就不必还了。
这种说法好比侵占别人的财产,转卖后的就不必还,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国民党当然要把卖掉放进口袋的钱吐出来,岂有拍拍裤子说没事的道理?
如果党产监督委员会连这点都不监督,还要利用媒体公器为党产辩护,简直比橡皮图章还不如。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