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野鹤
font print 人气: 8684
【字号】    
   标签: tags: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意指:一个人静心独处时要时常反省自己所犯的过错;和别人闲谈时切莫谈论他人的是非。

我们的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对立之中,街头巷尾、公园树下或新闻媒体,所见所闻大部分都是非议某人某事怎样,名嘴大师众说纷纭、口沫横飞,但就事论事、理性分析则不多见,我们的社会病得很深,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同感,在这样一个五颜六色的大染缸中,能保有心灵清醒实更可贵。

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的功夫十分重要;我们凡人或许不必做到一日三省,但起码在一天清闲静坐当中,想想今天所作所为,理性分析孰是孰非则并非难事,不好的事情发生,不要都只怪别人有问题,以为自己都没错,这种只见他人的过失,却不能反省自我的人,本身就是态度偏差,凡事都有前因,才有后果,可能你瞪人一眼,人家才饱你一拳,不是吗?

不要急于批评别人是非,谈人是非事,自已也是是非人,即使置身其中,焉知局中事,何况非局中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看我们站在那角度,世事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各有不同的价值观,是非对错原本就难有一定的标准,将自我主观价值的判断量尺,拿来度量别人,怎敢说客观标准呢?

何况喜欢谈论他人是非的人,通常也会为人所诟病!如果我们对常常高谈阔论,言不及义、东家长、西家短的人印象不佳,那么切莫步上他的后尘而不自知!

不要忘了,当你一指指向别人的时候,有三指却指向自已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秋天,大自然的主角是“月亮”,君不见“春风、夏日、秋月、冬雪”即是一般人闲聊风花雪月的素材,时序即将进到中秋,谈一谈秋月,让大家的脑海中过个不一样的中秋。

  • 明月,确是歌咏的好素材,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此轮明月已被人间赏望几千万年,即使少有人去追根究柢这白玉盘从何而来?
  •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常以感叹时光短暂为题材,提醒人们要及时努力,莫虚掷光阴。白居易于《琵琶行》一文中曾说:“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然而,对于流逝的时光,又有几人能潇洒从容以对呢?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信与仁义礼智同为最重要的伦理之一,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人非常重视诚信,讲究“诚”,是指以诚待人;讲究“信”,是因为“人无信不立”。《圣经》中说:“诚信比财富更有价值。”

  •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禅诗在人生的哲理上阐释了以退为进的道理,亦说明了谦冲为怀的宏大心胸。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