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0月19日讯】(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十九日电)台北市长选举参选登纪今天截止,为能反映市民对城市发展的心声,公视、社区大学全国促进会邀请许多长久关心市政发展的非营利组织以及台北市社区大学一起推动市政审议论坛活动。期许在此关键时局,创造区域公共讨论平台,促进多元的市民发声,扩大市民对台北市未来发展的想像。
全球化竞争加速,大都会城市对于区域与国家资源流动的影响越形重要,2006年北、高两市的市长选举将深刻牵动台湾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在2008年之后的策略布局与竞争力升降。另一方面,审议民主在台湾的风气已开,公民会议、社区学习圈 (Study Circle)等审议民主讨论模式的执行经验逐渐成熟。
有鉴于此,公视和台北市社区大学等机构一起推动一系列市政审议论坛活动。“市民发声—台北愿景十三谈”顾名思义共有十三场论坛,各场次论坛的详细时间与地点,可查询http://61.218.51.163/cityvision_forum/index.html。
首先于十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两天登场的第一场论坛,将援用国外“社区学习圈”(study circle)的型式进行,由十二所社区大学与NPO团体推荐居住于台北的民众,经考量地区、性别平衡后筛选出二十名成员,进行为期两天的讨论活动。
不同于一般论坛,学习圈强调由个人及社区生活经验出发。参与讨论市民在主持人引导下,藉由相互倾听彼此意见,使不同意见的人能够形成共识。步骤包括(1)厘清议题(了解都市政策如何影响我们)、(2)讨论都市愿景、(3)汇整议题的不同观点、(4)提出主张等。
学习圈的另一项特点是,主办单位事先准备“可阅读资料”供参与者参考,使接下来的讨论有所本,不会落入空话或打高空。因此活动前,特别借重民间社团对公共议题长期关注的经验,撰写论坛所需的阅读资料及执行。
参与论坛执行小组的民间社团包括四大面相:都市空间议题(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崔妈妈基金会)、社会福利(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教育(台北市家长协会)、环保(自然步道协会、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等。
本学习圈论坛经过两天操作后,参与市民将会形成共识结论,提出他们认为未来市长必须优先面对解决的重要的市政课题。此一共识结论,也会纳入接续的办理的十二区论坛,让各行政区的更多民众予以讨论并补充。
完成十三场论坛后,将召开成果发表会,并将整个办理过程与所得结论等资讯上网登载,公开给所有市民参阅,从而提供十一月下旬市长候选人审议辩论会的参考资料之一。
“伟大的城市是由伟大的公民所造就”,公视表示,让公民用理性的方式来沟通及表达意见,将会是新一波公民再造行动的历史起点。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