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博硕班甄试 一式收费挨批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综合报导〕国内硕博士班一年招生超过五万名,报考人次估计超过二十五万,尽管多采二阶段考试,却有不少学校要求一次收费,估计一年考生白缴的复试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一位刘姓学生即向本报投诉,他报考五所研究所,却都没机会进入复试,不仅南北奔波考试,还白白缴了五千元的复试费用,“太不合理,学校涉及浮滥收费”。

教育部去年核定硕博士班招生名额五万二千多名,除少数冷门系所招生较困难,多数研究所报考人次都有招生名额的五倍至十几倍不等,部分热门国立研究所甚至冲高到五十倍。

有大学估算,若以平均硕士班约五至八倍、博士班五倍估算,一年硕博士班报考人次少则二十五万人次、多则可达四十万人次,每年报名费总额估计可达三亿至六亿元。

尽管目前公私立大学硕博士班招生都是采两阶段考试,但多数研究所采取报名一次缴费,只有少数二阶段收费。

事实上,目前各研究所对于初试录取参加复试的名额,大多有严格的倍率筛检,多仅容许招生名额的二至三倍人数进入口试,多数考生其实无法进入复试。而且各校、各系所规定不同,有些是符合资格择优录取前几名,有些则指成绩及格者皆可参加口试,收费与录取标准混乱不一。

刘姓学生即投诉指出,目前硕士班甄试都采一阶段收费,考生不论有没有参加第二阶段,都统一收取报名费一千三百元至一千五百元不等;相较于二阶段收费的学校,第一阶段笔试约一千三百元,第二阶段口试费加收六百元至一千元,他参加五个研究所硕士甄试都在笔试阶段被淘汰,没机会参加口试,等于“白缴”三千至五千元的口试费用。

博士班报考费用更高,部分学校亦采“一式收费”,费用在二千五百元至三千元不等,部分学校则分二阶段收费,费用各约一千五百元;其中,外文所、中文所博士班多,有学生采乱枪打鸟战术,一次报考六至十所,费用高达二、三万元,如不幸第一阶段全数“扛龟”,等于花了一、二万元“冤枉钱”。

教部说法/两阶段收费可行性 协调各校评估

〔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大学研究所招生“索费不赀”,甚至主管大学校院的教育部高教司长陈德华,也都叫苦连天,因为他的小女儿即将大学毕业,今年报考五所大学的资讯硕士班,一口气就要缴交上万元报名费,连司长爸爸都笑称“真不便宜”。他表示,将协调各大学评估研究所招生改采两阶段收费的可行性。

教育部高教司指出,由于招生系属大学自主事项,招生甄试收费标准,原则上应尊重大学自主,如果考生对于招生费用及财务有疑虑,可以先向大学提出申诉,如果大学未能妥善回应处理,则可进一步向教育部诉愿会提出诉愿。

陈德华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了解各大学研究所招生及收费情形,如果有收费计算浮滥,或是“倍率筛检”倍数过高,将协请各大学研究两阶段收费的可行性,或是将初试“倍率筛检”倍数降低到合理比例,避免引发“招生赚钱”的疑虑。

校方说法/东华早就两段收费 台师大拟跟进

〔记者谢文华/综合报导〕台湾师范大学等部分大学坦言,“一式收费”对于未进入口试或复试阶段的考生而言,确实不合理,考虑修正为两阶段收费。

办理硕博士招生所需投入试务成本,中南部或东部学校尚需支出台北考场租借费,有学校透露,硕士班须三千人报考、博士班须一千五百人报考,才达到损益平衡,但不少明星学校硕士班一年一万多人报考,堪称“赚钱生意”。

但也有部分大学表示,采二阶段收费的硕士班考试,考生如进入口试,总共要花二千多元,一式收费的硕士甄选报名费大约一千五百元,反对学生有利。

目前硕士甄试班采一阶段统一收费的政治大学即说明,硕士班甄选报考资格因为有在校成绩排名限制,报名人数较少,所以学生分摊成本会较高。

东华大学则是极少数在硕士班甄试采二阶段收费的学校;该校表示,八十三年创校以来,所有招生考试均采二阶段收费,虽程序较繁杂,但至今从未接获任何考生有意见。

学生说法/一票到底有人说好 抱怨的也不少

〔记者谢文华/综合报导〕对于有同学投诉硕士甄试“一式收费”不合理,不少学生颇有同感,抱怨考研究所不仅要花旅费南北奔波考试,缴了钱却没机会口试就被刷掉,钱缴得实在很冤;但也有同学觉得“一票玩到底”的收费方式相较低廉反而好,猜想抱怨者可能是落榜产生的酸葡萄心理。

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博士班二年级游任滨说,二年前他报考两所博士班,二校当时都采一式收费,其中一所很“狠”,初试马上刷掉三分之二,根本没机会口试,却也缴了三千元,感受很不爽。

同班的张耀仁亦说,收同样的钱,却没有实质效益,不合理,就他所知,去年一名文坛诗人报考六所,光是报名费至少一万八千元,还好她被录取了,否则就亏大了。

逢甲大学统计研究所硕士班二年级王姿婷则表示,她有一名学长二年前报考十所,结果全数扛龟,其中有几所都没资格口试,包含南北考试所需的旅费,荷包大失血。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