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下列的数字,你便知道乐观有多重要:
.百分之七十的国中生想过自杀。
.百分八十的孩子并不开心。
.百分五十的老师很忧伤。
.百分八十三点三的妈妈活得很痛苦。
.父亲的辛苦指数是七十点一。
…
…
…
努力向学,拥有高成就,高社经地位,最后落得不开心,很忧郁,想自杀,你又做何感想?
我还在医院替心理病患排愁解忧时,便有一位医生同事让人不舍,白天他是个好医生,尽心尽力替病人的病操烦着;他每天都等着下班,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我的诊疗室,坐定下来,便是一堆苦水。
前后三个月,他都是白天当医生,夜里当病人,为自杀所苦,我明白他的经历,太多事情与他无关,但他必须受。
我可以提供他一些方法,却无法使时光倒流,我常这么想,如果可以提前教孩子乐观,也许挫折免不了,但至少有方法度过危机,不是吗?
他使我想起几位熟悉的作家。
我一直莫名其妙的喜欢三十年代的中国老作家与川端康成及三岛尤纪夫等日本老一代作家的作品。川端康成的文学浪漫的东方美,《伊豆的舞娘》、《雪国》、《古都》、《千纸鹤》等等作品,全让人印象深刻,可是现实生活中的他,并没有因为文学的成就而开心,一直活在胆怯而闭锁的壳里,终生为忧郁与苦恼所困。
他的小说一直有私小说味道,情调比较低沈、哀伤,多少与他的心境有关,而这种心境源于小时的孤苦所形塑的。
三岛尤纪夫的下场便更惨了,他集文学家、艺家、浪漫主义者于一身,才华洋溢,一生创作了四十部小,十八本剧本,本本精彩,但却被孤独的人格所苦,最后以切腹自杀结束人生。
国学大师王国维,作家老舍、三毛的死,多半也与性格有关,而这些性格不得不让人联想及我们所忽略的乐观教育。
我爱画,每次旅行都会买一些画回家,但可不买梵谷的画,不过懂得欣赏,这位只活了三十七的画家,几乎用一生的精力疯狂作画,他画家有些特别的色调,用色异于常人,后代的精神医生诊断认定,他生前患有躁郁症,被其所苦,这也就难怪,他会割下自己的耳朵了。
海明威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生前出版了十四部小说与短篇故事,是美国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但却患有忧郁症及偏执,在五十七岁那一年,举枪自杀身亡,留下《战地春梦》、《老人与海》、《雪山盟》、《战地钟声》等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些画作家我全喜欢,也为他们惋惜,如果这些人没有这些心理困扰,会不会有更多创作?如果有人教他转个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会不会更有光彩,如果是,谁来教他们转个弯?@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