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app - App Store

每个孩子都是人才〈第七章3〉:乐观学得来

游干桂
【字号】    
   标签: tags: ,

双胞胎研究中心做出令人惊讶的研究发现,有百分之廿五至百分之五十的个性来自父母,其中包括沮丧、悲观、工作满意度、专制、活力充沛等等,这的确有些道理,但理由却又不那么充足。

以我家为例,据说我父亲的父亲很严肃,不苟言笑,我父亲也好不到那里,木纳少言,谈吐不风趣;我就比他们好一些,至少大学毕业之后,变得幽默多了,四十岁之后变得很乐观;我儿子、女儿都很更有趣了,大约从识字开始,便很诙谐,常常自找乐子,遇上麻烦也有退路。

举例来说,有一天放学回家,女儿脸臭臭的,问话不答,之后哭了出来,后来才明白委曲的由来是老师,他误会用水喷人的是他,小孩子百口莫辩,怀着委曲回了家,沮丧得很。

“我能帮什么忙?”
他摇摇头,什么也不说,便关进自己的房间,半个小时之后,又笑咪咪走了出来。改变这么快,房间里有什么魔法。

我探头进去看,他在画画,而且已画了一张,是一个人。
“你画谁?”
“老师!”
我定眼一看,的确像老师,但很怪,鼻子长在头上,嘴巴长在脚上,喷出丝丝的口水,眼睛与耳朵黏在一起,样子好滑稽。

“我把他画得很丑。”
“开心啰。”

他点点头,我发现这是他的幽默疗法,反正不伤人又开心,没什么不好,这大约是他幽默的第一课,给了乐观一点基础。

后来们姐弟都迷上笑话,爱看笑话,爱说笑话,很好笑,原因在于我的一句话:“有笑话吗?”他们俩个人便成了我的笑话探子,一打探到笑话,便回来说了,等着领赏,我的赏金不多,大约是讲了三句:“真是好听。”我也爱说笑话,可是得的赏金便不太多了,女儿常说:“下雪了吗?好冷哟。”

他们姐弟常开我玩笑,一度呼我“聪明老爹?”
是吗?我有这么聪明。
“有呀,冲马桶第一明。”

说我可爱,原来是可怜没有人爱。
天才是天下第一愚材。
哎,这两个……

有一回,我们一起欣赏狒狒专集吧,我指着电视上的一只拂拂说:“上电视为什么没有通知我?”儿子也比一比电视上比较老的那一只对着我:“你上电视为什么也没有告诉我一声,下次不可以哟。”

两个人相视大笑。

最近变胖一些的儿子,其实满讨厌人家说他肥,但又不能禁止我的调侃,他还是很有风度的回答:“这样比较好吃。”
我听不懂,回答他:“比较好吃?”
“对啊,像肉丸,以后就叫我小丸子好了。”

这些幽默的因素,应该不是遗传的,平常我们有所练习,希望有一天,转成乐观的天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可爱故事,培养孩子同理心、学会管理情绪 增进情感表达、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惊讶地发觉几乎每个在机场跟飞机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虽然我理解带着小孩旅行并在中途长时间的停留期间让他们保持尽兴的困难,但我不禁想,我们通过让他们过度使用屏幕时间,以此可能为孩子们制造了哪些影响深远的问题。
  • 在当今数位时代,无所不在的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对这些产品过度依赖甚至上瘾、隐私权被侵犯、记忆力衰退等。现在连育儿专家都大声疾呼,不要让小孩过度沉溺于科技产品,不要让这些产品替你养育小孩。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绪反应,并且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书中同时详细运用情境故事,解说各种情绪成因、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因应情绪困扰。
  • (图/小树文化提供)
    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自己悲伤情绪反应,并详细解说如何自我调节、加强情绪管理。
  • 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因为某些事情生气,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冲突。而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的生气,往往会感觉很棘手。现在,有专家分享了有效的解决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气时说一句短语,他们马上会镇定下来,无论他们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 众所皆知,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坊间也有出售一些专门供孕妇播放给胎儿听的胎教音乐。最近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让胎儿听古典音乐可以让他们的心率变得很平稳,可能有助于他们的发育。
  • 郑板桥在五十二岁时有了一个儿子,叫郑麟。老来得子,他自然十分喜欢,对孩子的教育他也非常重视,不但注重文化素养,更重视人品道德。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过BN(O)签证(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移居英国,当中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教育问题,许多家庭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移民。移民英国的港爸Gordon Lam,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来到英国读中学,即将升读大学,究竟他们需负担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样应对庞大的教育支出呢?
  • 孩子总是爱拖延?家长可用4C原则陪伴孩子去累积正向经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