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娱乐城平台-双色球中奖规则-双色球 GitHub

除夕“守岁”的习俗和传说

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7667
【字号】    
   标签: tags: ,

在中国传统新年的习俗中,有除夕守岁一说,即“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点起油灯,围坐火炉旁闲聊,通宵守夜,等着新年到来。

据史料记载,这种除夕守岁的年俗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西晋周处的《风土志》说: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也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的记载,之后,守岁风俗日盛,到唐代,太宗还赋诗“守岁”: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守岁意味着辞旧迎新,让灯火将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预示着来年吉祥如意。而在古时,老年人守岁有“辞旧岁”之意,年轻人守岁则可为家中长者添寿。所以这是中国人很重视的风俗,人们一定要在大年三十赶回家团圆,这种年俗一直流传至今。

“熬年”是守岁的另一个称呼,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感念人间疾苦,便在大年三十打开天门向人间散发金银,届时地上的石头回变成金银,但要求人们不能贪心,要将见到的金银放置屋内,且天亮才可开门。

在一个村庄中住着兄弟俩,哥哥心术贪婪刻薄,弟弟则忠厚善良。这年除夕,兄弟俩都在家中等待天门开。等了很久,哥哥十分不耐烦,心想:“最好我能多弄一些金子。”便起身到院中将很多石块搬到门口,准备天门一开,便搬进屋内。而弟弟则心平气和地等待。

终于天门开了,院中的石块果然变成了金子银子,哥哥冲出房门,将大多数金银搬到自己房中,而弟弟只是搬了一些而已,放入篮子。哥哥在房中看着满屋的金银,心花怒放,便开始盼着天亮。盼着盼着,天总是不亮。哥哥等得不耐烦,便不顾“天亮才可开门”的规矩,跑到院子里看天,等他回到房中,发现所有的金银又变回了石块。而弟弟则等到天亮了,打开篮子,满篮的金银烁烁闪光。

后来,人的道德开始下滑,像哥哥一样贪婪的人越来越多,上天为了惩戒人,便再也不开天门了,但人们总是存着侥幸心理,痴心地“熬年”等待着。渐渐的,人们便将其作为一种习俗继承下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由此可见,人只有心存善念,方可得到上天的眷顾。@*(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
    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宝贵的好时节。现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联想到扫墓的民俗,其实,从古到近代,清明节联系着寒食节和上巳,民俗活动多彩多姿,五花八门。可知道历代的人们在清明时节从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动吗?一起来探一探清明丰富的内涵吧!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循环周期的起点。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转变为春暖花开,一片五彩缤纷的盛景,迎来一年中难得好时节--春分,也迎来养生、开运的契机。本文要与你分享:“春分”的要义是什么?在春分如何养生,如何开运?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韩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间让人间长了精神,让风儿捎来春气。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时间在22点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这一节气到来,都是令人心身振奋欢畅的一刻。一年之计在于春!怎样利用立春阳气生发的时机,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头呢?从代代相传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腊月里虔诚祭灶神。图为 清代周鲲绘高宗御题范成大祭灶词 轴局部。(公有领域)
    送灶神是哪一天呢?在历史时间长河中曾经发生过改变。这要从祭灶的历史说起,先看一下祭灶的历史到底有多久了呢?祭灶的日期和风俗有过怎样的变迁?哪一种祭灶的方式能招福?
  •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传递一年之末的天候景象。小寒节气的气候与物候特征有哪些呢?小寒补冬各地的特色食俗有哪些呢?一起来探一探,提供我们,岁末补冬的精神与物质之宝。
  • 古人对冬至这个日子非常重视,不仅因为冬至是节气,是节日,更因为冬至这一天和“天道”息息相关。天道所示,人间所依,天人合一让人生顺遂,所以冬至这一天的意义就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来。北宋的易学大师邵雍有两首《冬至吟》律诗,探涉深奥隐妙的大道之理,让人玩味沉吟,给人生命启迪!
  • 冬至在一年中是个大日子,无论是在节气上,或是在民俗节庆上都是如此。在生活日常里,古人也教导人怎样过好冬至,迎祥接福避灾殃。可知道哪些事适合冬至去做,哪些事不宜?一起来参考古人的智慧,掌握冬至日六宜三不宜的作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