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的影响很大,心理学家马汀.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从事二十年的研究发现,悲观者比较容易沮丧,在学校及社会工作的表现明显偏差,身体健康也明显比不上乐观者。正因为如此,乐观变得很必要。
但悲观还是无所不在,至少有三方面的理由,常常令人沮丧。首先是,来自家人的压力,愈亲的人往往伤人愈深。如果不幽默乐观一些,很容易被这些无法预期的情境打败。
我妈妈便是个好例子,她属于凡事都往坏处想一型,明明整个屋子都干净,还有一处有黑点,她看见的便是黑点。
如果不乐观一些,那么你会得神经病。
她往坏处想,我必须往好处,高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社会的气氛让人很悲观,经济看黑,文化贫乏,就业无望……连带影响小孩的小小心灵。如果不乐观一点,迟早会有忧郁症。
至少乐观的人明白如何使自心理健康,比方说:
1.承认自己有麻烦,这样才会在必要时寻找协助。
2.明白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这样才不至于被完美主义缠身。
3.拥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十八般武艺总比一样武艺好得多。
乐观,是人生的〈远期支票〉,每个人都该有,而且放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当人悲伤或者忧郁时,可以提取度过难关。
学校压力少不了,比方说,有些老师很在乎迟到五分钟,他觉得那是规矩,忘了他们只是个小孩,你便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当他的心灵出口,可是求人不如求己,如果孩子懂得乐观,也凡事往好处想就好多了。
儿子说:“他一定心情不好,算了,别理他,再原谅他一次。”
说这话的时候,连他都忍不住笑了。
成长的压力更大,有时是大人,有时候是小孩子的青春期,不仅他们烦,连同父母都烦,没有一点幽默,肯定很惨。
有人说,最惨的是,妈妈的更年期遇上女儿的青春期,一家便两只怪兽,怎么办?
“两个疯子,吵完再通知我?”
“你们俩的荷尔蒙又在告状了吗?”
母女俩听完又气又笑,反而我成了受害者。
压力如此多元,怎可不乐观一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