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缘起缘落(二) 殷商与周朝

云彩文
font print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27日讯】 在本世纪初期,发现了殷朝(河南省)时期的废墟,殷朝是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国家,在废墟里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在殷商时期为了举行祭神仪式的需要,制造了大量的青铜器,殷商在青铜器的全盛时期是在后期,但是由于玉器比青铜器更为珍贵,所以玉器就更受到重视。

殷商的玉器有,“玉龙”长六厘米,是以龙的形状所做成的玉器,与在北边的(红山文化)发现玉器中龙的形象非常相似,也受南边(良渚文化)的影响,不久后龙就成为了权威的象征。

“玉鸟纹佩”这玉器上有龙的造型,很显然是受到长江流域文化的影响,这个玉器是作为祭祀仪式所用的物品,还有各式各样的玉器都是用来祭祀用的。

周朝是游牧民族搬迁过来定居的民族,是一个非常勤劳的民族,它继承了殷朝流传下来的各种玉器等雕刻品,有很像斧头的玉器,龙型状玉器如:“玉人面纹圭”长二石武釐米,这玉圭是殷朝时期祭神时所用的一种道具,到了周朝,周王为了向人们证明自己的权威,也叫人制造了跟这玉圭一样,证明是自己的玉圭。

周朝的很多玉器都是为了能够展示皇室的权威,皇帝想要执行什么命令和政策,便刻在玉圭上以此表示绝对的权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玉,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质材,琢磨玉料成为器物则相当的费工、费时,如何节料、省工遂成为玉器设计过程中,空间思考的准则之一,而“量材就质”便是此思考方向下产生的艺术特质。
  • 夏商周时代玉器的风格渐趋统一
  •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即发现并使用玉石,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饰品与器物,随着历史的演化过程,“玉石”逐渐化成权力、地位、财富、礼祭天地…等象征,含藏着古人对宇宙生命无穷尽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升华。
  • 在最近的半年刊《考古术》上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可能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使用金刚石来加工玉器饰物,中国人使用金刚石的历史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要早2,000年。
  • 古人爱玉,并非纯粹是因为外在的美丽,而是重其内涵,因为玉器是一种品德的象征。人们佩玉在身,以此自勉自比,作为自己的人生启示,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规出格,所以自古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
  •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在使用石器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能够闪闪发光的叫做“玉”的东西,后来就传说这种东西带有神奇的力量。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