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app推荐 - 体育

李家同:我所向往的副刊

李家同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副刊的编者们不妨以“重振文学”为己任,将副刊办得非常有趣味,使我国变成老百姓最喜欢文学的国家。

报纸有副刊,是我国的特色,《纽约时报》也好,《华盛顿邮报》也好,都没有副刊。据我所知,有很多人订某某报,不是为了这份报纸的社论,也不是为了这份报纸的新闻报导,而是为了这份报纸的副刊,我也知道,有很多人之所以不肯订某报,全然是为了讨厌这份报纸的副刊。

台湾的副刊已经办得非常好,可是我仍然希望有机会向副刊的编者提出一些建议。

我希望副刊的编者们了解一件事,那就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喜欢文学的,我在清大教书的时候,叶嘉莹教授讲授中国古典诗词,受到全校学生的欢迎,有一次她在大礼堂讲诗词,居然整个大礼堂座无虚席,和开热门音乐会差不多。清大学生多数是理工科学生,仍然自动来听叶教授的演讲,可见一般人是喜欢文学的。

我常和理工科的男同学胡扯,他们常坦白承认自己是大老粗,不会念诗作赋,也不会舞文弄墨,可是他们却喜欢一些中国古诗词里的一些名句,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枯藤老树昏鸭……断肠人在天涯”等等。他们的电脑档案中常有这些句子,随时叫出来欣赏。

我因此希望副刊的编者们,能够将副刊的读者们定位成广大的普通人,千万不要将副刊设计成给高级知识份子看的。

我们普通人喜欢看什么文学作品呢?

我相信我们最有兴趣的恐怕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讨论了。我们中学时代念了一些精彩的古文,大学只读了一年国文,然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机会碰古文了。如果有人在副刊上教我们如何欣赏我国的古典文学,大家一定会有兴趣。

我也相信一般人会对外国的经典名著有兴趣,每一次我和同学谈到外国有名小说的内容,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而他们也都发现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有不同的风格,如果有人加以介绍,外国文学将会吸引我国读者的兴趣。

就以莎士比亚来讲吧!究竟他伟大在哪里?我们一般人并不懂,如果有人以轻松易懂的文章介绍他的作品,我当然会看。最近有一位静宜大学的学生和我聊天,他说他知道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知道他写过《战争与和平》,除此以外,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能怪他,他是化学系的同学,没有时间涉猎浩如烟海的外国文学。副刊的编者们其实不妨常找人介绍外国的经典名著。

我也非常希望副刊能介绍外国近代作家的作品,每次我到国外去,最令我感慨的是国外书店中的小说,绝大多数的书店都有极大的专柜展示各种小说,英美各大机场的书店里也都会展示出所谓的十大畅销书。这些小说实在非常好看,可惜国内的读者很少有机会看这些有趣的作品,我因此建议副刊能有系统地介绍这些作品。

总而言之,如果说国人对文学失去了兴趣,文学工作者也应该检讨的,我们一定要使文学成为十分有趣味的东西,各位以后到国外旅行,不妨观察一下飞机上的旅客,绝大多数的外国旅客都在看小说。副刊的编者们不妨以“重振文学”为己任,将副刊办得非常有趣味,使我国变成老百姓最喜欢文学的国家。@(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的工作日志上写得一清二楚。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行善或行恶,都是人自己的事,你如立志做好人,就可以成为好人,你如冷酷无情,实在不该怪别人。
  • 那些可爱的瓷娃娃到那里去了?我不敢问,因为答案一定是很尴尬的。
  • 在英文,“约翰陶士”代表无名氏的意思,至于他的住址和电话,他一概都不填,我们问他,他就是不肯回答。
  • 我看不出人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我仍然认为节俭是美德,我希望经济学家们能设计出一种建筑在节俭上的经济体系。
  • 我太太说“老头子,面只能吃小碗了,钱却要拼命地赚,我问你,我们赚这么多钱有什么用?连吃都吃不下了。”
  • 老张的葬礼,来了一大票名医,他们都面容严肃,我们这些人看了这么多的名医,更加深一个疑问,为什么老张走得如此之快?
  • 一位记者介绍一个台湾富有家族的墓园,这个墓园背山面海,气派非凡,记者说所有的风水师都说这个墓园风水好,难怪他们如此有钱
  • 小小地球之上,富翁与乞丐共存,是一件羞耻的事


  • 希望我们的小学,国中、高中以至于大学能够毫无保留地接受盲人学生,使他们能像普通同学们一样地接受教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