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京城:京城九门

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自元朝定都北京,便开始修葺京城,所以京城的古城墙创建于元,而形成在明代。当时元代城墙有11个城门,明代初期,刘伯温修建北京城时,将原来的11座城门改成了9 座: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即闻名于京城的“都城九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九城”。
  
京城九门当初是按照对称的格局而修建,即东直门对西直门,朝阳门对阜成门,崇文门对安定门,宣武门对德胜门,只有正阳门没有相对的门。正阳门处在南面正中,位于京城的中轴线上,所以是九门中的主门。再者正阳门正对皇宫,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名为“正阳”。其北面正中不设城门,相传有防止泄漏“王气”的考虑。当时,京城九门都配有城楼,高大雄伟,十分雍容大度。清代九门提督则具有负责京师这九门的内外巡护和防卫的责任。
  
京城九座城门中,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位于南面城墙上,统称“前三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在北面城墙上,东直门和朝阳门在东面城墙上,最后西直门和阜成门位于西面城墙。每座城门都有其独特的用处,经过不同类型的车辆,即“九门出九车”。
  
正阳门俗称前门,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大肆修建京城,其中包括城墙和城门,到正统四年,修建城楼竣工,正阳门成为京城九门的正门,也是京城的正门,以后一直延续到清代,是规格最高的城门,只有皇帝才可出入此门,每年皇帝两次出正阳门,一次是冬季到天坛祭天,另一次是惊蛰时到先农坛去耕地。明清两朝,从天安门广场皇城南端的大明门至正阳门之间,有一块宛如棋盘方形场地,即“棋盘街”,是明清两朝京城繁华之地,居住繁密,商贾如云,当时朝廷所设一些政府重要部门也在此处。
  
崇文门在元朝时称文明门,而老北京则称“哈德门”或“海岱门”。崇文门瓮城左边有一镇海寺,内有镇海铁龟,据说此处护城河下有一海眼,铁龟用来镇住海眼,以保京城平安。崇文门是收税的地方,凡是来往商人均须在此交税。崇文门又是酒车经过的城门,因当时的烧酒作坊多在南郊一带,因而有“南路烧酒”之称,城外设有酒道。
  
宣武门元称顺承门,是走囚车的城门,清代处决“犯人”的刑场就在宣武门外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定后,从宣武门拉出去,在菜市口问斩,所以宣武门城门洞顶上刻着“后悔迟”三个字。
  
东面的朝阳门是粮车经过的城门,元时称齐化门。古时运粮到京城一般走水路,到通州之后再装车进京,每当京城填仓之时,朝阳门粮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它的城门洞上还雕刻着一个谷穗。
  
从东直门经过车辆较杂,但主要是砖瓦和木材车,因为当时砖窖都设在东直门外,当时的东直门大街是一条由石板铺成的街道,左右有一百多家店铺,凡是人们日常所需用品器皿在这里都能买到。
  
西直门元称和义门,俗称水门,是走水车的城门。当时皇宫中需饮用西郊玉泉山的玉泉水,故御水车每天从玉泉山运载泉水经过西直门到皇宫。瓮城门洞中刻有汉白玉水纹石雕一块,京人皆知“西直水纹”。
  
同在西面的阜城门与朝阳门东西遥遥相对,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是产煤之地,运煤进京的车辆都走阜成门。阜成门的门洞顶上刻一梅花,取“煤”字的谐音,由煤栈客商募捐刻,所以有“阜成梅花报暖春”的说法。
  
北面的德胜门是兵车出入之门,取得胜还朝之意。德胜门有“德胜祈雪”碑,为清代乾隆皇帝所立,当时冬天大旱,乾隆出城祈雪,到德胜门时,天降大雪,龙心大悦,立此碑表示纪念。
  
安定门元称安贞门,走粪车的城门。内建真武庙。这一点在京城九门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此外,京城九门城楼牌匾上的“门”字全没有钩,相传皇帝乃真龙天子,龙是水中之物,而水中之物皆怕钩,京城又是皇城,皇帝居住之处当然必须避开这个忌讳,所以内城九门的门字最后一笔是直下来的,没有钩。@(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小巷,北京的胡同大部分形成于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围绕在紫禁城周围,数目浩繁有几千条。胡同这种古老街道也成为京城独有的特色和民俗文化,为京城一景。
  • 京城的四合院可以说是名闻天下。古老的京城除了皇宫紫禁城、其他皇家园林、寺庙等建筑,最多的建筑就是遍布全城的四合院─京城人的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范例,其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京城独具特色的一景。
  • 古老的京城拥有太多的历史名胜、文物古迹,还有很多丰富的民间传说。一次,在京城幽深的胡同中碰到了一位老北京,听他说起一些关于京城的典故和传说,可谓如数家珍,其中有一个“八臂哪吒城”的传说令我印象颇深。
  • 风度翩翩的贵公子,腰间总是垂挂着长长的玉佩;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行走之际也是环佩叮当,如闻清乐。它们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类——腰饰。
  • 登上岳阳楼远眺,江湖上烟波无垠,山水间波光云影,或晴或雨气象万千。历代有哪些好诗文好图画,描绘雄浑隽永的岳阳楼?
  • 好山水、好楼台、好文收!唐才子王勃在滕王阁的胜宴上一气写就长序《滕王阁序》,视野宏大、博古系今,序后短歌诗情富丽流畅、气概荡气回肠,让滕王阁的盛名远播,成了江南最早成名的观景名楼,久久吸引后代之心。
  • 晚王勃一世纪的韩愈从小就心慕滕王阁盛名,他赞滕王阁临水观景之美“瑰伟绝特”,在江南“独为第一”。滕王阁是江南歌台舞榭,规模富丽桂殿兰宫,规模有多大呢?
  • 鹳雀楼为何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四大名楼之一?沈括荐赏登鹳雀楼三大名诗,气象各是不同,各有何所长?想像黄河中矗立着壮观奇巧的鹳雀楼,奔腾的黄河水、高远的鹳雀,烘托鹳雀楼的高远气象。知道鹳雀楼和黄鹤楼有何相似之妙处吗?
  • 几千年岁月的涤荡,黄鹤楼“天下第一楼”的地位屹立不摇!黄鹤楼矗立在浩汤长江之上的雄浑俊姿,如黄鹤展翅的律动之美,是视觉上一绝。此外还有什么绝妙之处?
  • 回顾中华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典丽瑰伟数不胜数。观光赏景的楼阁、启示人生的教化亭台、传承文化的藏书楼阁、巧技伟构皇宫亭台楼阁、万夫莫开的关塞城楼、钟鼓楼和佛道寺院楼阁。多少朝代的辉煌、多少文明的精神,都典映其中。亭台飞檐几度勾留风云;楼阁轩窗来再连系古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