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嘉慧高雄十日电)立法院新会期十三日开议,行政院今天举行第二次内阁施政座谈会。行政院长谢长廷说,他最急的就是八年八百亿“治水特别条例”,在野党有什么意见、哪一条是“绑桩”,可以辩论;另外最低税负制、行政院组织法、二代健保、军教课税等改革性法案,也是下会期最重要的。
谢内阁下午在高雄举行第二次施政座谈会,请辞的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主委陈菊未出席,内政部长苏嘉全、财政部长林全、经济部长何美玥、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委胡胜正等因公务请假,其余阁员都出席。
谢揆首先阐述“行政院施政重点与哲学”说,高雄过去给人印象,就是空气污染、河川肮脏、治安坏、水不敢喝。他现在告诉大家,这些是可以改变的。
他说,高雄市民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信心,这几年建设有很大进步。他认为高雄市长任内最大的成就,就是执政五年当中,台湾社会陷于内斗空转,只有高雄市逆势乐观。
谢长廷说,他的个性就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乐观就有生命力,有自信就年轻;没有信心、失望、多疑,就会老化。
日前他提出国会可对内阁提不信任案,谢揆也解释,很多人认为他放弃“和解共生”路线,其实不然。因为共生是台湾唯一出路,不共生,各种族群、文化的冲突将永无宁日。因此和解共生的路线,他不会动摇。
他表示,提到国会不信任案,只是要回归民主的最原点:因为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民众的问题,保障人民权益,民主制度的设计也就是要解决问题,立法与行政部门不应僵在那里。
谢揆说,很多政策社会不了解,或从负面解读,首长应勇于面对媒体。以前首长认为面对媒体,比较吃亏,因为政务官不适合讲慷慨激昂的话,讲话比较慢,上媒体却要面对枪林弹雨,但是现在的社会,面对媒体是必要课题。
他说,NHK每周日都有政策讨论节目,例如邮政民营化、进口税降低,都谈得很深入。有时是首长出来讲,有时是政党代表,主持人不谈个案,只谈政策理论。
谢揆说,谈政策理论性问题,主持人必须很有深度、很内行。为何不谈个案?因为要了解具体个案,要一段时间才能深入了解,不是今天讲交通、明天谈教育、、后天又评环保,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也有极限。所以部长、次长可以找比较内行的主持人,就一个问题好好来谈,也可让首长更深入了解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