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泯恩仇》 前言

陈沅森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中篇小说《笑泯恩仇》(5万字),描写了一位“出身不好”的普通中国人宾伯骏,在“阶级斗争”社会高压的夹缝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小心谨慎地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辛酸故事。

宾伯骏当年高中毕业,被无端排除在大学院墙之外。这种“出身不好”成绩好,排除在大学院墙之外的青年人,是派出所、居委会的“内管对象”,只要你乱说乱动,随时都有可能抓进监狱。宾伯骏凭自己的忠诚老实,“夹紧尾巴做人”和机智,躲开了一个一个的陷阱。

他刻苦自学机械加工,成为一位高级技师,并依靠这一技能赚取合理合法的工资,养活了自己和没有城镇户口、没有粮食、副食品等计划物资供应的妻子和三个“黑市”儿女。他将一间简陋的阁楼,营造成适合读书的环境,让孩子们按部就班、持之以恒地学习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来,三个孩子相继受到高等教育,并先后出国深造。随后,宾伯骏也获得了出国探亲、旅游的机会。

作品以宾伯骏和一位“忘年交”、千万富翁谭四毛的友谊为线索,再现了集权专制时代,普通平民受压、受辱生活的过程。作品回避了大轰大擂的革命政治风云场景,全部取材于底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作品通过宾伯骏、谭四毛两个成功的家庭,与狠抓阶级斗争的“居委会刘主任”、“治安主任郭公公”两个失败的家庭的对比,弘扬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批判了阶级斗争的谬误。作品最后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出发,评述国家应该重视教育,批判了毛泽东忽视教育以及妄想当“世界人民领袖”,盲目援外等错误。

作者阅历丰富,写尽人间百态,世事艰难。故事悬念迭起,人物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读来饶有兴味。作者将高雅的汉语文字和民间有生命力的俚俗词语,匠心独运地揉合在一起,妙趣横生,感人而又亲切。每一位读完这部中篇的人,都能感知逝去的荒谬年代屈辱生活的真情实景,都将获得教益。(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中国”是一个美好的辞汇,但被中共用滥了。
  • “银老狠”是我们乡银老道的绰号。他为人阴险,心狠手毒,凡是和他一起共过事的人都知道他的厉害。
  • 但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当我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业绩,通过正规渠道去争取高级教师职称时,却被无情的现实碰得头破血流;当我托人找关系去评职称时,却能如愿以偿。
  • 今年再评不了职称,明年就没啥希望了。且不说上面给不给学校指标,就是给一个指标,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要了。连续两年都没能评上,后面的人还排着长队在等着哩!
  • 上百万的学生市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示威游行。他们举着旗帜,愤怒高喊着“反官倒反腐败”的口号,行进在东西长安街。
  • 怎么办呢?突然想起到农村栽秧也许能减轻心里的慌乱。那是最累的农活,干一天活下来,腰酸腿疼,连背都不敢伸直。
  • 为了摆平百分之二的调资工作,学校领导采取这种办法来整治不听话的教师,也未免太过分了。
  • 我们学校共有教职工五十六人,按规定只能有一个人上调一级工资。可是却有两人符合调级条件。
  • 我在射洪教书时,学校根本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十几个教师挤在一个小教室备课改本,成天闹哄哄的,难得有个清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