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Rappf版本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中元普度节

惠文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在传统的习俗中,黄历七月俗称“鬼月”,也就阴间里所有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全被放出来觅食,从七月一日到七月三十日,鬼门关闭才重返阴间。

所以民间对七月的禁忌满多的,什么七月不能嫁娶、不能搬家、不能出门旅行、不能晚归、不能到水边玩水……等等。

那“中元”的名称是来自于道教,而中元指的就是道教信仰的最高神只“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因此七月十五这天,民间都会祭祀地官大帝,而地官大帝相传也就是古代贤君大舜,所以民间就以祭祀地官大帝,感谢大地的福佑,作物得以生生不息。

那中元普渡的由来,相传“目犍连”也就是目莲尊者有一天,他透过他的神通眼,突然看到了自己死去的母亲混在恶鬼群里,饿的不成人形,备受痛苦,于是目莲尊者用钵盛饭,端给母亲,谁知,饭一入口,顿时化成炭火,目莲尊者看到自己的母亲被受煎熬,内心真是痛苦不堪,立既去见佛祖,请求佛祖指点,如何营救母亲脱离苦海。

佛祖说:“你母亲生前自私刻薄,不做善事,所以才会有这种报应,要救她不是你一个人能办得到的,你必须在七月十五当天,为各地出家准备罗列百味五果供养众饿鬼,结合所有僧侣及众神的威力,不但可以拯救陷在地狱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海”。

于是目莲尊者照着佛祖的指示去做,终于解救自己的母亲,并普渡了别人的父母亲;在佛教称为“盂兰盆”法会。

这种习俗一直传承下来,于是就成为中元普渡的仪式,那在家家户户门前普渡时都会摆设长长的供桌,供桌上摆着很丰盛的祭品,还插着“庆赞中元”的旗子,使这些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养他们的地方。

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或是以各行各业为主,例如:市场普渡;也有里长来主办,社区邻里为对象。祭品不拘,通常都很丰盛,糕点和粿类通常都不能少,因为七月天气炎热,祭拜时间又长,所以食物容易腐烂,以前的人都认为七月普渡的东西容易坏,是因为那好兄弟、孤魂野鬼来吃过,其实不是这个因素,而是因为天气热、时间长的关系。

各地有许多传统的普渡活动,尤其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有特色的放水灯,宜兰的抢孤,人们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魂,悠游于天地之间,中原普渡祭拜孤魂野鬼,让它们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热诚,而结合目连救母的故事来传杨孝道,也勉励人多行善事,发挥人溺己溺的精神,中元节可说是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节庆。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传很久以前,福建的某一山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有一年夏天,家中的老妇人,因在炎炎烈日下辛劳工作而致中暑。老妇人的儿子看到后心急如焚,赶到山上去找草药。在大太阳下急促地奔跑到山上,药草还没采到,他自己却因焦虑慌乱,也中暑昏倒。
  • 一大早,全家大小都围在大筛子旁边,等着母亲把糯米团捏成玻璃珠大小,大家争先恐后的搓起汤圆来,还比赛看谁搓得比较圆、比较快……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表示表示,北部院区书画展全新登场,推出四档书画新展融合书法、绘画及缂绣,跨越视觉与听觉,透过多元媒材交织和谐共鸣的艺术乐章。
  • 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
    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宝贵的好时节。现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联想到扫墓的民俗,其实,从古到近代,清明节联系着寒食节和上巳,民俗活动多彩多姿,五花八门。可知道历代的人们在清明时节从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动吗?一起来探一探清明丰富的内涵吧!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踢毽子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是古代“博戏”的一种。中国人踢毽子的历史很长,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了。古人认为踢毽子最初来源于蹴鞠,而蹴鞠相传为黄帝所作。这么看来,这小小的毽子,其来历也非同寻常。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循环周期的起点。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转变为春暖花开,一片五彩缤纷的盛景,迎来一年中难得好时节--春分,也迎来养生、开运的契机。本文要与你分享:“春分”的要义是什么?在春分如何养生,如何开运?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 每年的3月17日,纽约市都会在第五大道举办盛大的圣派翠克节游行,这是全球最著名的圣派翠克节庆祝活动之一。圣派翠克节(St. Patrick's Day)的习俗包括穿戴绿色服饰、饮用绿色啤酒或苏打水、装饰三叶酢浆草,爱尔兰矮精灵是常常出现的角色。而在中国,虽然没有专属于绿色的节日,但许多饮食文化、民间习俗与传说,也蕴含着与圣派翠克节相呼应的元素,联想起来还别有一番风味。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韩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间让人间长了精神,让风儿捎来春气。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时间在22点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这一节气到来,都是令人心身振奋欢畅的一刻。一年之计在于春!怎样利用立春阳气生发的时机,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头呢?从代代相传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