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香港RW上投注 - 体育

【摄影遐想】摄影及油画的色彩和谐

伊罗逊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3日讯】上面的图片是在蒙古坝上拍摄的,起名叫‘秋色峡谷’。

搞艺术的人都知道色彩和谐在美术中的重要性,所以搞绘画的人要训练自己对色彩认识和分析的能力。从摄影方面来说,经常听到人们在看照片的时候说:“啊,真好看,红的绿的多清楚啊。”很多人是在赞赏照片的色彩还原得很好。这是一般搞摄影的人追求的,而艺术摄影家们追求的是在色彩还原得好的基础上还追求一种整体画面色彩以及画面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和谐。

在有些艺术绘画、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所有颜色偏于另一种颜色,整个景物都处在一个色调的氛围中, 其实这是艺术家所特意追求的效果,他是在用色彩来表达他所追求的一种意境,或者说艺术家用他特有的眼力观察到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返回的与物体本身不太一样的颜色。散射光有散射光反射的色彩、直射光有直射光反射的色彩,不同的时间随着光的强弱反射出的光的色彩也不一样。这种表现方法是美术上更加高级的一种色彩表现方法,是很复杂细腻的,如果用在西方绘画里叫做色彩的‘高级灰’,它是表现景物处在某一环境里的空气氛围。空气是透明的,什么颜色的空气环境,物体就有什么色彩效果,绘画的人叫它为‘表现空气的透感’。

打个比方:西方古典绘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画面上呈现一种非常优雅的黄绿色,或者是黄红色。据说西方古典绘画多是表现天上神的景物和事件,我认为它的色彩也必定和另外空间天上的色彩有关。如果我们很简单的设想一下,我们这个世界的空气是透明无色的,看物体就看到了它们原本的色彩;假如天上的空气是金色的,人看到的物体就会笼罩在金色的氛围中,金色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看是近似黄中带着微微的绿色。如果天上的金色有细微的时间空间变化,那它的金色是否也会变化,而有金黄色、金绿色、金红色等等之分呢?物体透过金色的空气就会有金光罩着一片金的视觉效果呢? 于是在古典油画上我们就看到了物体或人物的颜色上出现的这一现象:室外的景物上,整个环境笼罩在透明的金色空气和天空蓝色空气的混合之中——形成透明的金绿色。

假如在室内,没有天光的反射,如果是物体本身发的光,或者是原始照明,金色的空气就会渗透在物体或者烛光和火光里呈现红黄金色的氛围。

如果空气更透明,物体比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物质更细腻,那人物皮肤也就很细腻透明,蓝色的血管也会在皮肤的混合下成了带有绿色,皮肤透明的不同透出的色彩也不同。

所以我在想象,西方古典油画所表现的复合、复杂、透明、细腻的色彩是那个环境下物质映射到人眼中真实的体现。(当然以上是简单色彩之间的反射,更复杂的交叉反射一想便知。)那是一种颜色能容纳另外多种颜色的复合色。

摄影术是近代发明的,但它在现代也追求绘画上的美术感,学着西方绘画追求色调,大多是学过的美术的人常用它。就胶片而言,柯达胶片和埃柯发胶片的色彩更多的能反映出绘画美学的特点,它呈现红黄暖色,有一种阳光温暖的柔和色调,可以表达人内心的一种意境,埃柯发就更胜一筹,它所表现的色调更温和。富士胶片则不同,它只表达了人的肉眼简单反映的颜色,红就是红、绿就是绿,兰就是兰,还带有微微的冷色,看起来色彩界限很明了,就生命的柔性来说,富士胶片表现的视觉效应比较愣,比较生硬。

从艺术家在追求高级美学的心理来看,其实不过是人类自觉不自觉地在追求着一种本能的美,像古典油画的色彩所表现出的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精神。

个人遐想,仅供画古典油画的研究者把玩。如果有参照照片绘画的人您可用photoshop里的色彩平衡把黄色加多,再加少许的红,照片就会呈现出阳光的灿烂、出现金色的空气透明感、出现柔、出现和谐。
(版权归作者和大纪元所有,侵权必究)@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张照片是在中国长白山拍摄的,看上去像是一幅中国水墨画,只是中间部分太黑了一些,层次不是很分明,但全片黑白灰的感觉还在。
  • 长白山,当地人称它为‘白头山’。
  • 很简单的一张图片﹐只有两大色块﹕兰和白﹐这种冷色调给画面的主题带来了更有力的烘托。冷而不寒﹐静而不寂。看起来很舒服﹐很干净﹐很和谐。大自然就是和谐的﹐接近自然者﹐会渐渐形成自然和谐的艺术创作模式。兰是自然洁净的天﹑白是自然洁净的雪﹐在蓝与白的天地之间又有着与天地色彩和谐的树木生命。雪是白的﹐树干也是白的﹐主题是长白山的雪﹐也就蕴含了长白山生命的意义。
  • 看过“坚韧不屈的精神”画展的人,都对油画作品“蒙难在中原”有着深刻印象,那幅画的作者就是上面摄影作品中的人,他叫李园。笔者近日与李园作了几日的邻居,得知他从九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是个职业油画家,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将绘画当成了他终身的事业,竟在油画布上抹来抹去的已经几十年了。
  • 西班牙的塞哥维亚城堡(Alcázar of Segovia)坐落在克拉莫尔斯克河(Clamores river)与埃雷斯马河(Eresma river)交汇处的一座小山上,是欧洲颇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塞哥维亚城堡一直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与豪华的王室住所。如今,它是西班牙哥特式和埃雷利亚式(Herrerian style,简约和极少装饰)(Spanish Gothic and Herrerian)建筑的最佳典范之一。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