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健康小百科:西医也把脉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7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报导)⊙康宏铭(书田诊所家医科主任)

门诊中为病患检查脉搏,总不免有人惊呼:“咦?西医也把脉吗?”没错,其实西医也把脉。

不过一般人看中医把脉,总是有几分神秘的色彩;而西医或现代中医是采取比较科学化的方式,也就是可以测量、也可以标准化的方法。

一般人使用血压计所测量的血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然而西医在把脉时所感受到的并不是血压,而是脉搏压;如果高压与低压差距很大,就会感受到很强的脉搏,反之则较弱。

不过由于一般脉搏跳动一下平均不到一秒钟,因此中医把脉时强调平心静气,并以深按、浅按来分辨不同的脉象。而血压计就无法检查脉象,但如果使用连续性的压力记录即脉诊仪,就可以较完整地呈现出压力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医的脉象,目前在一些医院中已经有使用脉诊仪来帮助诊断。

对一般医师甚至民众自己而言,只要留意一下脉搏的跳动,至少可以区分出快慢、强弱、深浅、以及规不规律。举例来说,脉搏快可能代表发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脉搏快而浅,合并头晕、冒冷汗,可能代表失血过多。脉搏太慢,须考虑药物的副作用,或安排心电图检查以排除致命性心律不整的可能性。

脉搏太强可能因焦虑、药物、酒精等造成,但也可能是主动脉瓣闭锁不全。脉搏忽强忽弱,可能是心肌细胞严重损伤。妇女怀孕时,循环血量增加,脉搏便显得大而长,是所谓的“喜脉”。而心律不整,多数可以从简短的诊脉就轻易检查出来,不过仍须进一步安排心电图来确定诊断。

传统中医脉象的学固然广大渊博,不过中医典籍仍然强调要望、闻、问、切,互相参究。而对一般西医而言,习惯于使用仪器与各式检验做诊断之余,也不要忘了把脉这个简单的过程,往往对于病情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