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新加坡博彩公司官网-新加坡博彩公司开户-新加坡博彩公司注册

七海游侠张哲祯 环球志工行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五十六天时间、七万元费用,足以享受一趟豪华又浪漫的旅程,但是就读台湾大学农推系的张哲祯,却选择拜访印度垂死之家及中南半岛上多个国家的志工团体,或是为贫童上课、或是长途送米为贫民解饥、甚至为病人洗衣服,在参与及见证各国志工无怨无悔投入过程中,张哲祯更坚定自己从事志工的信念,也期盼今年当兵时能入选海外替代役。张哲祯强调,“这是一趟人生探索之旅!”

对于七年级的大学生来说,旅行通常就是要玩乐,但是对张哲祯来说,旅行不只是玩乐,还有更深层的意义:“思考人生”。

听到政治大学开办“公益旅行家培训计划”后,对志工一直有高度兴趣的张哲祯,特地从台大跑到政大选修这门课,历经几个月策划,今年1月踏上为期五十六天、跨越七个国家的公益自助旅行。

张哲祯称这趟旅程为“八分之一环球与海外志工思索”,他首先抵达印度,旅程终点为中国的广西,依序走过印度、缅甸、泰国、柬埔寨、佬挝、越南、香港、中国等七个国家。

尽管张哲祯过去曾有自助旅行的经验,但在这次旅程中,突然冒出的状况,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像是第一站印度,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不只拉肚子,后来还发生食物中毒,为了赶行程,仍得拖着疲累的身体继续上路。

张哲祯沿途拜访当地的志工组织,并参与部分的志工服务工作,例如在印度时,到德蕾沙修女之家及加尔各答垂死之家担任志工;在泰国时,透过TOPS泰国工作队,了解当地支援难民营以及泰国乡村的儿童学前教育;在柬埔寨,前往知风草文教服务协会,参观当地的流浪儿之家、妇女职训中心;在越南,在中华至善社会服务协会协助下,探访位于越南顺化的孤儿院。

对于印度及中南半岛地区民众的贫困生活,张哲祯虽然事先曾听过,但亲眼看到,心中又别有一番滋味;他说,看着这些人经历的遭遇,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以及人生的不可预期。

有人说过:“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深度。”张哲祯说,这趟五十六天的公益旅程,让他更清楚自己人生方向,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作什么;面对未来,虽然仍有兵役问题,父亲也希望他回台中继承工作,但张哲祯相信,他这一辈子都将是志工,会在不同岗位上持续服务。

公益旅行家 奉献精神最重要

〔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政治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去年首度开办“公益旅行家培训计划”,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培训公益旅行家为主的跨校课程;中心主任江明修教授指出,“动机”才是能否成为公益旅行家的关键,也就是是否有愿意奉献的精神,其次才是个人专业背景,至于语言、金钱、时间,反而不是影响的关键。

政大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专案企划孙嘉豪,也是一位付诸实际行动的公益旅行家,精通电脑的他,先后在海外驻扎二年时间,在巴拿马当地指导小学生打电脑,他以过来人身份表示,一般人认为自己“年龄、语文、专业能力”不足,事实上,这些问题不大,“动机”,也就是是否愿意放下现有的一切,才是最先决的条件。

所谓“公益旅行”,就是旅行者除了游览当地的风土民情之外,并将自己旅程中全部或部分时间投身公益服务,旅行不再是单纯享乐,而是与当地社会的深度互动,并从中自我学习与成长,因此,公益服务与旅行已融合成为一种新形态的休闲活动。

“公益旅行家培训计划”由政大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在去年11月首次主办,共录取六十人,这些人有一半是学生、一半是社会人士,不少人透过这个课程,踏出公益旅行的第一步。

江明修说,过去大家对于必须暂时放下工作、到外地从事长时间的“公益旅行”,普遍不能接受,但这次从招收的学员反应,这种情况已不复见,例如一位住在台中的小姐,尽管罹患癌症,但她每次上课都准时出席,而没被录取的一位女士,则是每次上课时都到场,帮同学唱歌、带土产给大家吃,就是希望能够成为正式学员,但是碍于规定,还是无法录取她。

此外,在录取的学员当中,有几位台大、台北医学院的学生,江明修说,这几位学生相当难得,愿意暂时放弃可能的高薪,到第三世界从事医疗工作,证明现在的年轻人不只会玩乐,更有自己主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柱铭,一位从法律界走向政坛的香港民主运动领袖,一生致力于捍卫法治与自由。他不仅是香港最资深的大律师之一,更是民主党的创党主席,在香港民主运动的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 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是移民社会,曾成为战乱中的“避风港”,特别是在国共内战后人口激增,文化交流蓬勃。学者柴宇瀚在台北国际书展的讲座中,介绍其新书《左右国共大局:香港第三势力流亡录》,揭示1950年代“第三势力”的活动。他透过解密档案,研究这些在国共之外的组织如何在美国支持下影响两岸局势,展现香港在历史关键时刻的独特角色。
  • 黄干成,本名黄宇立,1959年生于嘉义六脚乡蒜东村,曾任小学校长,也曾在嘉义大学与南华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于水墨画创作的艺术家。他说:“教育是一个真的是非常可爱的工作,可以让我温饱,但不会让我成为富有的人。我们讲的春风化雨,教人的一个工作是积德,但最重要的是,让很多人成就自己。”
  • 有人把社工比喻为“北斗星”,究竟邵家臻这颗星,照亮了多少人?社福界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今年1月10日因胃癌病逝,并在2月15日举行安息礼,享年55岁。他从开始关怀弱势,后成为社工,他担任大学讲师、立法会议员、参与社运、成立囚权组织“石墙花”,在生命的最后修读神学,走过短暂又色彩缤纷的一生。在邵家臻离世后,各个界别人士纷纷发文表示哀悼,他的安息礼上有逾千人到场送别,他生命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 被称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皮影戏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将中国濒临式微的传统皮影戏在美国发扬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宫演出。然而在她弥留之际,红门剧社的风光已不如从前,她没有后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戏遗产何去何从?
  • 1923年,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姨妈时,被中国古老艺术——皮影戏深深吸引。这位美国女孩终身未嫁,用尽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戏的创作、演出中,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受邀赴白宫演出。
  • 在病房里,我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了一整本书,随着不断的阅读,我的身体竟然感受到了书中提到的种种超常现象,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慢慢清理我的身体。
  • 我回到了上海。带上家乡的土特产,和赔偿款里的一部分钱,专程来到王一鸣律师的办公室。感谢他为我无偿提供的法律援助。 王律师接待了我,他不肯收我带给他的礼物。当我拿出钱时,他更是坚决拒绝。他说:“小夏,以后你的路还长,你留着这笔钱好好生活。”
  • 去医院前,我做了精心准备。我把一叠子名片带在身上,上海电视台的名片放在最上面,第二张是某著名杂志社的名片,上海第一大律师的名片放在第三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