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12日讯】(新唐人热点互动采访报导)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热点互动”节目,我是林晓旭。四月五日是中华民国先总统蒋介石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在台湾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三党领袖都前往蒋介石先生的陵墓所在地:桃园慈湖谒陵。同时,这一天的中文媒体都有很多文章,悼念蒋介石先生以及评价蒋介石先生的一生功过。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特别请到本台评论员李天笑博士,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想法。
主持人:您好!天笑博士。
李博士:主持人好!
主持人:我们知道,不管是对大陆人或者对台湾人来说,蒋介石先生都是历史上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觉得他有什么主要大的功过呢?
李天笑:蒋先生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统一中国的一位先趋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人都对他进行过,他的功迹也好,过错也好等等,都有过很多的评价。总结起来,我觉得可能有三个主要大的业绩,可以值得我们后人比较从正面进行评价的。
第一个,就是他进行了“北伐”,统一了整个中国。当时在国民革命之后,袁世凯曾经一度篡夺革命成果,孙中山二次革命后来也没什么成果,北方的军阀又是形成一片割据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先生领导了北伐军,通过二年的时间,基本上平定了当时主要的军阀系派,比方说:吴佩孚、吕传芳、张作霖等。这样就把战乱纷争的中国,成为一片统一的领土。但是,在这个其中,共产党确实还是存在,因此蒋介石后来又再进行了五次反围剿。
第二个主要的功绩,就是率领中国军民,进行了八年的浴血抗战,应该不是说八年,应该是十四年,因为从1931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应该是十四年抗战。在这个过程当中,国民党的将士浴血奋战,做了很大的牺牲,当时有二、三次主要大型的会战,都是国民党军队、国民革命军和中国军民联合起来打的;另外,还有一千多次大型的战役,也是国民党将士打的。
国民党军队当中,曾经有三百多万人战死,但是在这个期间,共产党曾经一直宣传说:八年的浴血抗战是共产党打的。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共产党拿不出任何的证据说它在这里边牺牲了多少人?有什么样的功绩?实际上一些小型的战役,大概有三到四万次,可能共产党是参与了。所以,这个抗战主要在先公 蒋介石先生领导下,通过中国军民的浴血抗争、抗战,然后取得的。
第三个主要的功绩,就是为中国民族保留了一块民主自由的领地,就是在台湾。我们看到今天在中国大陆是独裁的政权形式,中国人民实际上在各方面受到了镇压,反抗受到镇压,生活在所谓的改革开放之后有所起步,但是腐败现在是一泻千里,民怨四起,去年就有五万多起的抗争事件发生,平均一天就有一百六十多起;另外比方说,对各种信仰团体、各种不同意见的政见者等等,都采取了非常严酷的镇压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从蒋经国先生开放党禁、报禁,以后就逐渐的走向自由民主;以目前来说,进行了几次的选举,选举以后,基本上民主政体在台湾定型了。这样的话,就使得中国大陆的人民,有了一个可以借镜的民主的政权形式,也反过来可以激励中国大陆人民,中华民族不是说不想自由,是因为共产党的存在压制了自由,不让人民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才造成今天这种情况!那么这三点功绩,很明显的是蒋介石先生在历史上留下不可抹灭的,像里程碑一样的见证。
主持人:您说到前面两点,我都很支持,可是在第三点上可能稍为会有一些出入。我觉得蒋介石先生,他自己当时在执政期间是不是推行民主,这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他一个很明确的功绩,就是他至少保住了台湾这块土地,经过多少年的对抗中共,至少保住了这片土地,这一点上很难得。后来蒋经国先生不断改革,国民党后来有一些变化。我想先回到第一点,您刚才说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候,就是在北伐期间,那时候共产党势力就已经存在那里面,影响也很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状态呢?
李天笑:当初第三国际和苏联,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打入国民党内部来发展自己,这么一个策略。共产国际当时派了周恩来到了黄埔军校,当了政治部主任,协助蒋介石一起搞黄埔军校,实际上就是暗中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通过国民党当时的农讲所,发展自己农村的农民干部,派到各个地方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于是后来就有毛泽东的秋收起义。这样使得当时共产党,特别是在黄埔军校,甚至是北伐军里边的政治干部当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1920年的时候,蒋介石实际上对孙中山当时采取的“联俄、容共、辅助工农”政策,心里边是有数的,但是孙中山先生还没有逝世之前,蒋介石他不能够有所作为。但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他马上采取了措施,第一个就是“中山舰事件”,当时他通过“中山舰事件”,在广州把当时的共产党打入国民党海军局的一个局长李之龙逮捕,然后抓了很多共产党党员,把共产党员逐渐清洗出去,然后又通过“整理党务案”,从法律上把共产党剔除出去,采取了这样一个措施。然后再到1927年的“四一二”,在上海大规模的把共产党员从国民党中一步一步的清理出去。当时的周恩来化名叫伍豪,曾经也被捕了,但是后来他两度在报刊上发表声明,说自己脱离共产党,然后就让他放出去了。
其实共产党的历史也不是太光彩,共产党一开始的时候,通过在苏俄的政策以及孙中山认识不清的情况下,从弱小逐渐的走向坐大,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共产党它是有目的这么做的,它是通过介入当时国民党的军队,北伐的这种形式,来发展自己。
主持人:这一点您觉得蒋介石先生是不是比孙中山先生,在这一点上看得更清楚,好像孙中山先生他自己是一直希望能够亲近俄共,对不对?
李天笑:对。因为当时孙中山先生他是想借俄国的势力来发展自己,因为他当时看到俄国在北面非常强大,而且在军事上,想通过俄国拿到一些武器给北伐军用等等,同时又派出了蒋介石去俄国进行考察,就是把国民党里边的一套东西,按照共产党的东西,后来政治学家认为的叫做“列宁式”的政党,这种方式来进行组织,所以有了政委制。蒋介石后来是逐渐逐渐的看清这一些,然后就把它彻底的清除出去。
主持人:但是到了后来在后期的抗日期间,共产党也借着国民党抗日的状态,它也在其中求自己的生存发展,对吗?
李天笑:对。共产党实际上在五次围剿当中,在二、三次,最后一次的时候,实际上是被国民党打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逃到陕滇边区去。1931年日本人打进来了,这个时候蒋介石被迫要考虑关于日本的侵略,所以在第三次或第四次的时候中断了,没有能够彻底的将共产党围剿掉,因此共产党得以喘息的机会,能够慢慢的又恢复起来。
但是到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当时有一个东北军张学良,他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以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军队。这个人,共产党说他是“少帅”,这个“少帅”它有特殊的涵意,就是打仗是不会打,是外行,但是风流是内行的,写了很多书讲他跟赵四小姐的这些事情等等。这个张学良当时实际上已经被共产党收买了,根据现在的历史史料逐渐揭露出来看,当时他也可能也已经参加了共产党,至少和他合作的杨虎城,他的妻子是共产党员。当时他们两人劫持蒋介石,蒋介石被他们劫持之后,被迫跟共产党达成第二次合作,是这么个情形。
但是我觉得蒋介石先生胸怀非常宽大,当时按照一般的常规来看,既然这是在一个枪口威逼之下达成的协议,完全是没有效益的。其实回到南京以后,他完全可以把张学良按军法处置,同时也没有必要跟共产党执行这样的一个协议。但是我觉得蒋介石先生是从民族大义出发,从抗日的前提出发,然后还是执行了当时跟共产党的协议,把共产党的军队收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由此共产党又得到了另一次发展壮大的机会。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了这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于两次合作中,实际上国民党都是给共产党壮大的机会,国民党两次合作都表明跟共产党合作,而实际上共产党是藉这个机会让自己发展起来,却没有帮助国民党抗日或北伐。
李天笑:一点也不错。当时来说,第一次合作实际上是孙中山先生没有看清共产党的邪恶用心。另外,加上苏联方面的诱惑,使得孙中山先生和国民党中了这个计。使得共产党能够从无到有,逐渐从弱小走向发展。共产党第一次(与国民党合作)如果是“诱骗”,第二次实际上是“暴力”,就是骗和暴力。第二次事实上是通过共产党幕后指使杨虎城和张学良,对蒋介石进行威逼,这才达成第二次合作。
所以共产党的本质,我觉得在《九评共产党》里讲得非常透彻,就是一个说谎和暴力,这在两次国共合作中也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
主持人:所以孙中山先生虽然看中了俄共,但实际上却让中共壮大起来,也可以说是把西方思想引到了中国,让它在中国扎了根,相当于是“引狼入室”对吧?
李天笑:这个所谓西方的“思想”,我觉得是西方的“幽灵”,或者是西方的一个“鬼灵”,这个马克斯主义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真正在中国扎根过。据说毛泽东从来都没有读过《资本论》;西方所谓的“阶级斗争学说”也好,“剩余价值学说”也好,这些东西都是被共产党用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共产党本身的干部也不学这个东西,所以这个东西,对共产党本身来说,也是一个应用的工具而已。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