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的修鞋店

陈枝阜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上星期,我去台南新营姊姊的家,回程照例绕经东山白河的路上,行经东山外环道街口,见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修鞋店,我停下车来,走进店里,遇到一个令我感动的老师傅。

我把那黏不住的皮鞋交给老师傅,问他可以修吗?他看了一眼,点头示意可以,接着我想问费用多少?但话未出口,我已察觉老师傅是个喑哑人士,坐在旁边的太太似乎是也是,因此讲话变成多余,他拿起我的鞋子,仔细端详,指着磨损的黏毡鞋带给我看,示意那个地方磨坏了,可以帮我修,于是我请他帮我修。

时间静悄悄的过去,我仔细端详着老师傅的工作室,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着老师傅的工作室墙上、桌上、柜子装着各式的修鞋工具与零件,我看出他是一个专业的修鞋师傅。首先他先用刀片将磨坏的黏毡鞋带拆线,接着从墙壁上剪下一片新的黏毡布,他太太见状马上过来帮他穿针线,接着他以很熟练的技巧,一针针的把新的黏毡布缝在鞋扣带上。完成后,他拿起剪刀,在边缘仔细的修饰了一下,过程约莫十几分钟即完成,修好他拿给我试穿,我看到原本准备丢弃的皮鞋,经他巧手又完好如初,内心实在非常感激。

准备要付钱的时后,我不知到要付多少钱?老师傅的手艺这么好,态度又这么诚恳,心想既使他要收我一两百元也不为过。他似乎看到了我的迟疑,马上在我手掌上写上30的数字,我不敢相信,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会不会是他写错?

于是我决定掏出一百元给师傅,没想到他真的找我70元。收到他找钱的那一霎那,我的心被感动了,老师傅人虽喑哑,个性却憨厚,为人更耿直,做起生意来,童叟不欺,我只是他每天路过的陌生客人之一,他却能用诚心对待,他的真诚老实让我为之感动。

一样是修鞋,老师傅做的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他有自己的店,备有专业的修鞋工具与器材,加上敬业专注的服务态度,相信所有被他服务过的人,都和我一样想帮他介绍。在这乡下,夫妇两人用凭靠二十年来学来的技艺,赚取微薄的工资,不仅维系一家五口的生活,也活得有尊严。

老师傅的身影给我一些启示,现代的人不必想要做什么大事业,只要用心真诚,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即使是传统生活技艺,也可以做的像老师傅般的出色。离开前,我再掏出一百元给老师傅,他先是拒绝,经我坚持,他只好收下并报以微笑,离开后,我决定要帮东山乡这位老师傅推荐介绍。

后记:

老师傅是林振龙先生,位在台南东山乡东正村176号,按地址找可能不容易找,位在白河进入东山市区前,右转入市区,左转往外环道,在外环道起点的交叉路口,青菜路二段与三段交接触,那附近地标是东山乡卫生所,交叉路口有一家7-Eleven。@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 是不是每一个生命,对春天都有一个约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中,蓄积着力量,等待中,膨胀着希望,强大着信心?
  • 春风吹拂,大地正变得酥软,路边的柳树,也笼着莹莹的鹅黄。河冰化开一道一道冰痕,憋闷一冬天的河水,又欢唱起来了。我知道,人们的觉醒,同样会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绘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欢心,流泪,在爱与光明中,在苦难与挣扎中,我们创造着繁荣和文明。在深沉与庄严的歌声中,我们明白了辗转轮回来到世间的意义。
  • 一个一个房间打扫,墙壁,天棚,各种物件儿,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务必做到干净、整洁。儿子很是仔细,就连灯泡都拧下来,一个一个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带回的邪党报纸,该烧的烧,该丢垃圾点的丢垃圾点,不能让它散发毒气。扫灰,也叫“除尘”,或“出陈”,走出旧的藩篱,除陈迎新,多好的寓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