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故事:“琴”定终身

廖真珮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5日讯】司马相如,字长卿,汉城都人。司马相如是汉代一位辞赋名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声誉,在音乐上也有相当的造诣,善于鼓琴。汉景帝时,他曾做过皇帝跟前的骑兵侍卫。

但因为喜欢艺术,后来又投到梁孝王下,当时梁孝王府中聚集了许多当代文学上知名的人物,司马相如和他们在一起,文学和艺术上的造诣也与日俱深。梁孝王死了后,司马相如回到故乡,一时生活上出了问题,他便前去依靠一位正在四川当县令的朋友王吉。

当时有位叫卓文孙的人,他家中很富裕,仅僮仆就有八百人。王吉利用一次机会把司马相如介绍给卓文孙。在一次宴会上,众人喝酒喝得正尽兴,卓文孙曾听王吉说司马相如弹得一手好琴,便请司马相如弹奏一曲。

卓文孙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如叫卓文君,她在音乐上也有过人之处。在相如弹琴的时候,卓文君被琴声吸引,便在廉后偷窥。会后,两人互生爱意,但因为卓文孙知道司马相如孑然一身生活穷困,拒绝他们往来。

然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两人爱意甚坚,宁愿为爱走天涯,于是留下了“文君夜亡奔相如”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目前先行研究所记述的御座乐大多都是上江戸时演奏的。对于琉球王国来说,上江户之事是如同中国去琉球册封的事一样重要的。为何称为 “上江户” 呢? 并不是单纯的指江户的位置是在琉球的北边,而是还包含有,琉球去向江户的支配者(将军)请安问候的一层意思在里面。在冲绳有一种男性舞蹈叫 “上口说” ,歌词内容是在描写着从琉球的到萨摩一路上的风景。在琉球的历史史书上,前往萨摩的事被称为 “上国”。从这点看来,终究还是指着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而使用的单词。
  • 郑国有一位叫师文的人离家找鲁国的师襄子学习弹琴。

  • 孔子曾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弹了许多天。师襄子有一天便说道 “行了,可以换一首新的了”。孔子说 “我只学会了音的弹奏,还没有掌握好音乐的表现” 又继续练习。
  • 东汉音乐家蔡邕有不同凡人的听觉,让人很钦佩。
  • 我国有一种乐器叫竽。战国时齐宣王就非常喜欢听竽的乐器声,当时据说有二三百人的竽的大合奏。那时有个南郭先生,听说去演奏竽这个乐器的薪水很优渥,就想混进去这个乐团。他终于千方百计的进入这个乐团,虽然实际上他不会吹,但在演奏时,他总是有模有样的装作很像是在吹奏似的。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清音若莲——净泉音乐原创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