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驯“年”兽

林典寰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据说在上古时代天地之间到处都是毒蛇和猛兽,尤其是一个叫“年”的大怪兽会妖法,一吸气就可以吸死很多人。这只怪兽平常不出动,到了腊月(黄历12月)三十晚上就出来作乱。人们虽然很害怕,却没有办法。

当时有个叫洪钧的老人想到了一个计策。他找到年对它说:“你本领最大,你敢惹马荡山的大蟒蛇吗?”年被这样一激,一怒之下,把大蟒吸食了。洪钧又激年说:“麒麟山的狮子可比你的本事大,你敢去吸他吗?”年一怒之下,又把狮子吸到肚子里去了。洪钧又再激年:“虎头沿上的老虎更厉害,你一定不敢惹它。”年又上当了,气恼之下把老虎也吸掉了。这样一来一往的,吓得毒蛇和猛兽都躲进了深山老林,再也不敢轻易下山来伤人了。

洪钧看到计策成功,便施展仙术制服了年兽,还把它当坐骑骑着它回到天上去。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洪钧是神仙!此后人们便称他”洪钧老祖”。洪钧在上天之前,为了防备年兽偷跑到人间作怪,告诉人们:“这个怪兽最怕颜色,你们在过年的时候在门上贴上红纸,年就不敢进去伤害你们了。”人们照着洪钧的方法做,果然有效,每年都平安无事。这样历代相传,就变成了今天”贴春联”的习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
    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宝贵的好时节。现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联想到扫墓的民俗,其实,从古到近代,清明节联系着寒食节和上巳,民俗活动多彩多姿,五花八门。可知道历代的人们在清明时节从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动吗?一起来探一探清明丰富的内涵吧!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循环周期的起点。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转变为春暖花开,一片五彩缤纷的盛景,迎来一年中难得好时节--春分,也迎来养生、开运的契机。本文要与你分享:“春分”的要义是什么?在春分如何养生,如何开运?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韩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间让人间长了精神,让风儿捎来春气。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时间在22点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这一节气到来,都是令人心身振奋欢畅的一刻。一年之计在于春!怎样利用立春阳气生发的时机,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头呢?从代代相传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腊月里虔诚祭灶神。图为 清代周鲲绘高宗御题范成大祭灶词 轴局部。(公有领域)
    送灶神是哪一天呢?在历史时间长河中曾经发生过改变。这要从祭灶的历史说起,先看一下祭灶的历史到底有多久了呢?祭灶的日期和风俗有过怎样的变迁?哪一种祭灶的方式能招福?
  •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传递一年之末的天候景象。小寒节气的气候与物候特征有哪些呢?小寒补冬各地的特色食俗有哪些呢?一起来探一探,提供我们,岁末补冬的精神与物质之宝。
  • 古人对冬至这个日子非常重视,不仅因为冬至是节气,是节日,更因为冬至这一天和“天道”息息相关。天道所示,人间所依,天人合一让人生顺遂,所以冬至这一天的意义就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来。北宋的易学大师邵雍有两首《冬至吟》律诗,探涉深奥隐妙的大道之理,让人玩味沉吟,给人生命启迪!
  • 冬至在一年中是个大日子,无论是在节气上,或是在民俗节庆上都是如此。在生活日常里,古人也教导人怎样过好冬至,迎祥接福避灾殃。可知道哪些事适合冬至去做,哪些事不宜?一起来参考古人的智慧,掌握冬至日六宜三不宜的作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