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500彩票网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元宵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活动的介绍

如真
font print 人气: 431
【字号】    
   标签: tags:

每年黄历的正月十五日,刚过完年,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黄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由于此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当天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热闹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代表活动,这活动出现南宋,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还有一个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平溪天灯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例行活动,今年的灯会特色则是以道教的图腾盖了五座祈福台,方便民众放天灯时向上苍祈愿,另外为了表达对南亚海啸的关心,活动特别为南亚祈福,还将邀请各国外交使节前来参加。〔何立心报导〕
  • 台东元宵节嘉年华会“炮轰寒单爷”将于二十三日下午豋场,台东市公所规划六场次的表演,游客也可选择民间私下邀请的炸寒单;娜路弯大酒店今年特别准备了三十万元的鞭炮准备“伺候”寒单爷。
  • 元宵节在下周三(二十三日),分馆规模庞大的新光三越,以及社区文化气氛浓郁的大叶高岛屋,抢先将在本周末假日举办猜灯迷、灯会、做元宵等活动,希望让民众提早热闹过节。
  • 北台湾今年元宵节唯一有大型主题灯的〔桃园灯会〕,继第一届以〔马立强〕的组合,共同主持安座开光大典之后,今年更将升级成为〔马力真正强〕版本,将在明天晚上同时出现在主灯点灯仪式的大型活动场合,届时势必造成轰动和引发另一波政治话题。
  •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过后,迎来的下一个节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民俗民风

  • 〔自由时报记者周富美╱台北报导〕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昨天公布抽检市售二十二项爆竹商品报告结果指出,非法商品的比例高达八成六,还有八成二的爆竹,没有在商品包装或主体上标示中文说明,印有警告标示的商品只有三成二,提醒民众元宵节购买爆竹燃放时应多加留意。
  • 天灯又名孔明灯,相传是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创,当时为了传递军情,利用热气上升原理,让灯飘浮到空中,后来演变为祈愿方式。有一说是源自清道光年间,福建移民将天灯传入平溪乡,岁末天寒时人们在山间躲避盗匪,等到盗匪走后,留守的人就施放天灯为信号,让山上的村民知道可以回家了。这项回家的暖意就沿用到太平岁月的元宵节,平溪村民间以放天灯来互报平安。

  • 〈金鸡闹元宵〉三之一  自由时报记者杨诗涵/台北报导.摄影
  • 【大纪元2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十七日电︶今年元宵节不在假日,不少百货业者已安排这个周末假日举办多种元宵节活动,有免费品尝汤圆、赠送灯笼,以及猜灯谜、学做元宵等活动,希望让民众一家大小快乐过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