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下载 - App Store

伦敦V&A博物馆防盗 高科技守门 自去年十月来连续三次遭窃

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台北报导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4日讯】伦敦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简称V&A),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三次遭窃,引起当地博物馆界质疑,正值保全系统更新中的V&A,是否出现防窃的缺口?更有专家提出半个世纪前同样发生于该馆的监守自盗案件,建议博物馆除了要靠不断更新的高科技保全系统,更要兼顾人员的管理与文物清点工作。

V&A是伦敦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可是在去年10月、11月及12月分别遭小偷入侵,第一次偷走九件瓷器,值六万英镑;第二次锁定德国迈森瓷器,共十五件,约值三万英镑;第三次偷骨董铜器八件,总值超过五十万英镑。V&A馆长马克‧琼斯认为:“很显然地,这是相当专业且有计划的偷窃行为。”

但是,馆方是否只能束手无策呢?“V&A正在进行保全系统大更新,同时也汰换老旧的展示柜,目前已几近完成阶段,不过,小偷似乎相当了解这些工程的进度,总能精准下手。”琼斯说。言下之意,是否有内神通外鬼之嫌?不得而知。

但经过三次窃案之后,就有人把发生于一九五四年的V&A监守自盗案件翻出来谈,一位任职于V&A的老馆员纳文,以二十年的时间搬走了馆内两千五百多件文物,品项无奇不有,甚至还包括两张十八世纪的法国制的桌子。

经调查结果,被纳文五鬼搬运的文物,有一大部分是受损严重、考虑注销的文物,一小部分已一、二十年有号无物,另外也有一些才遗失几个月。“那么,V&A究竟有多久没清点过文物呢?”伦敦博物馆界一片哗然!

约二十年前,曾经进行一次长达两年院藏文物总清点的故宫,对此有何看法呢?“我们院内分器物、书画、文献三处管理各个库房,每个处每个月进行一次文物抽点,院内则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抽点。”故宫副院长林柏亭说,博物馆典藏数量之多可能无法时常进行总盘点,但定期与不定期的文物清点却相当必要,这个观点与伦敦的评论家大致相同。

虽然无论是库房或展示中的文物,都有高科技的保全监控设施,但毕竟“有好的机器,还要有好的人。”在保全措施与看守人员之间,孰重孰轻?故宫院长石守谦说,他毋宁相信挑选可信任的人是更重要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 美国在制作绗缝被(quilt)方面有悠久传统,但绗缝艺术可以追溯到欧洲和亚洲的中世纪。英文“quilt”一词最早出现于13世纪,与拉丁文“culcita”(意为“垫子”)有关;当时制作绗缝被是为了基本生活所需、庆祝特定人生大事、彰显针线技艺,以及作为政治宣传。
  • 清音若莲——净泉音乐原创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 马德里拥有世界上最[ascii]着[/ascii]名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而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画《宫娥》(Las Meninas)是其镇馆之宝。
  • 洗手壶(aquamanile)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常备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语aqua和manus,分别为“水”与“手”之意。洗手壶在宗教和世俗场合都会用到,神父在做礼拜时会用它倒水洗手;贵族和富商在宴会上也会摆放华丽的洗手壶给客人洗手。
  • 欣赏汉普顿宫廷仕女八幅肖像系列(Hampton Court Beauties),震撼于那融合美丽、端庄、高贵、内敛与庄重的画作之余,可能会以为这些画作来自一位18世纪中后期的艺术家。然而,这些肖像画却是在更早一个世纪之前由戈弗雷‧内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年)创作的。他是一位德裔英国画家,公认是英国最杰出的巴洛克肖像画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