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公鸡适宜鸣叫的“五点钟”何时到?
【大纪元11月2日讯】近日,中国著名作家白桦被邀到新加坡讲演,谈到了他编剧的电影《苦恋》,比喻自己是“一只不合适宜的公鸡,别的公鸡早上五点钟才叫,可他三点钟就叫了。”这当然是说,《苦恋》如果在合适宜的“五点种”发表,那就不仅不会遭到批判,反而大受欢迎。然而,从1979年九月开始大规模地批判《苦恋》“三点”,到今天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合适宜的“五点钟”还遥远无期。“五点钟”何时到?对此,白桦还是很有信心的,认为《苦恋》总会见天日的,“因为中国正在进步”。
我们也绝对相信。问题是,中国进步到什么程度、具备什么条件,中国大陆的普通人,才大大方方走进电影院或在家里电视机前,观看盼望了几十年的《苦恋》。我们先看《苦恋》究竟反映了什么,官方为什么组织和煽动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式、长达近两年的批判和声讨。其实,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不得不参与批判和声讨的平民百姓,谁都没有资格看作为反面教材内部上映的电影《苦恋》,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只不过是不得不跟着报纸上大块文章喊叫而已。大家都从大块批判文章中,知道所谓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是一对侨居外国的著名画家夫妇,在新中国成立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呼唤,为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克服种种阻力,返回了自己的土地,但之后,在伟大领袖发动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他们受尽了迫害和屈辱,文革结束,“解放”后,女儿同她的男朋友执意出国,家人都不同意,父亲对女儿说:我们当年为了这个国家,好不容易才回来,难道你们不为这个国家想想吗?女儿回答说:你爱这个国家,苦恋这个国家,可是,国家爱你吗?
这就是所谓“苦恋”。看来,父亲是属于“娘错打孩子”一类的人,而女儿则说出了共产党专制制度下,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挨整、被打入另册者们的心态。当这个国家视我的公民权利为摆设,把我当作专政对象,精神上任意屈辱、肉体上任意折磨我,随意剥夺我自由的时候,这个国家是我的吗,我会爱这样的国家吗,我苦恋这样的国家吗?显然,答案只能是否定的。但是,正如电影《苦恋》提醒人们,也警告权势者们的,不改变专制的政治制度,不进行彻底的真正的政治改革,认真反省、总结教训,让宪法里的“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摆样子落到实处,那人们不爱国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白桦的电影《苦恋》是极有现实积极意义的。可惜,直到今天,虽然中国正在进步,但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还没有觉悟到这一点,还容不下对这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善意批评。只有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真正提到议事日程表上,白桦这只公鸡适宜鸣叫的“五点种”才可能到来。
--转载自《议报》第222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