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富里乡是秀姑峦溪的源头,无污染的溪水灌溉广阔的平原,近年来声名大噪的有机米-银川米就是生长在这片好山好水中。
银川米的产销班长赖兆炫原本在福寿企业担任饲料采购,偶然的机会接触了有机肥进而对有机栽培对产生莫大兴趣,因此在民国八十五年时毅然放弃高薪,和太太梁美智一起回到花莲富里,卷起袖子、扛起锄头栽种有机米。
拥有农经硕士头衔的赖兆炫回乡当农夫,反弹最严重的是他的爸爸赖银川。赖兆炫的硕士学位在邻里间十分显赫,大家都称赖爸爸为“博士爸”,没想到儿子竟执意要回家种田。直到这二、三年“博士爸”才慢慢接受“自己的儿子是农夫”的事实,“反正他骂他的,我做我的,大家一样固执啦!”赖兆炫说。经过八年的努力,银川米的名声让爸爸赖银川也终于与有荣焉地了解了儿子的坚持。
赖兆炫的兴趣是观察大自然,提起阡陌间的各种动物、昆虫,他就兴致勃勃,尤其对于大自然的食物链更是津津乐道:“田里大量专吃稻叶、影响收成的蛇目蝶,是大型蜂为了补充蛋白质而从远处搜集而来的蝶的幼虫,没想到隔年,蜂蝶数量平衡,不去处理反而让伤害降至可接受范围。”至于常见的青蛙和蜘蛛?晒田时,蝌蚪会被蜘蛛吃掉或是被晒干。有位农友为了让蝌蚪长成青蛙自己跳走,于是延迟晒田的时间。最后包括蜘蛛在内的许多害虫,都被长大的青蛙给吃了。
九十三年初银川米接受农委会辅导,并在资策会协助下开始了作物生产履历的纪录,让从稻田到饭桌的过程全部透明化,还推出了鲜米急送的服务,获得消费者好评,银川有机米也成为作物生产履历的示范区,很多媒体争相报导,同业也到富里来观摩,希望将这几年累积的经验扩展到全台湾。
农民们相处客气、互信互助,赖兆炫希望将农村这些好的文化伦理传承给下一代。他说:“我要建造一个教育园区来做教育推广。不然连花生长在树上还是土里都不知道、吃过猪肉却没看过猪走路。”
外界对“有机银川米”的质疑,也让他灰心过,“既然商品不会说话,那就要把消费者拉到田里,或我去他们面前,让他们知道银川米是怎么来的。”这也是他想建立教育机制的另一个主要目的,赖兆炫的雄心壮志,不是在香港、加拿大的外销市场里,而是在花莲富里这片美丽无污染的土地上静静地发着芽。
——本文转载自《农业易游网》 http://ezgo.coa.gov.tw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