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去琉球的音乐—御座乐】

御座乐的复兴
廖真珮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御座乐是从中国传去琉球的中国系宫廷音乐,因为没有广传给大众,随着废藩置县没有了承传、也失去了演奏的机会。这之后、乐器本来在中城御殿保存着,在二次世界大战被烧失殆尽!平成4年(1992)、因为复归20周年,首里城被复原(复兴)。关于首里城的很多资料被发掘过程之中,御座乐的复兴也成了其中的一个课题。

平成五年,冲绳县开始了御座乐的复兴事业。因为随着御座乐的复兴,开展了调查、研究,且为了更圆滑的推进御座乐复原基本构想,设置了<御座乐复原研究会>,到日本本土、中国、台湾作了现场调查。以<御座乐复原研究会>的会长比嘉悦子为中心,副会长金城厚、喜濑愼仁、田名真之、寺内直子、瑞庆览尚子等作了两册的御座乐复原研究会调查研究报告书<<御座乐>>,分别在平成九年、平成十三年出版。

根据<<琉球国由来记>>的记载,御座乐是因为坐着演奏所以叫座乐。这音乐在琉球王府的重要行事或册封使的宴会上等常常被演奏。琉球王府时代,在宫廷内部对于音乐艺能是相当重视的。像是为了迎接册封使所准备的御冠船艺能和上江户(1609年、琉球败给了萨摩当时的侵略。尚宁王要陪着萨摩的家臣前往江户拜见家康秀忠。说起来,琉球实际上就是萨摩的附庸国。从那以后,不管是琉球国王的袭封或江户将军要袭其职位时都要派使节团去江户谢恩或庆贺)的庆贺使、谢恩使准备去的音乐活动是很盛大的。

上江户从第一次的1634年开始,到最后一次的1850年总共派出了18次的使节。因去江户派出的使节有正使、副使、赞议官、掌翰使、仪卫正、乐正、乐师、乐童子等等。当时,江户的学者或文化人想要看的的琉球文化,说到底就是中国的文化。琉球方面则尽其所能的学习中国文化、习惯,甚至到舞蹈音乐都被要求要中国风。

虽然根据历史书的记载座乐是因为坐着演奏的关系而被称为座乐,但上江户时被演奏的音乐有乐和唱曲。而在萨摩屋敷也演了中国的戏曲。御座乐本来只是单纯指乐(只有乐器,没有歌曲)的演奏,上江户的时代随着年代的不同,而把唐歌跟琉歌也加入到御座乐的部分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清音若莲——净泉音乐原创
  •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 【音乐】春王正月——净泉音乐原创
  • 从自然界到文化领域,我们的世界是如此包罗万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针引线,其中之一就是弦乐器,它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乐器听起来相当古雅,有些则令人心神向往,而有些则似乎能传达所有的情感。
  • 音乐:感恩创世主 ——净泉音乐原创
  • 再见了,2024, 你如一卷诗篇, 未及合拢,却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轻轻一握,便成记忆的水痕。
  • 圣诞变奏曲 Christmas Variations 音乐 Music:Artemis 大提琴 Cello:Rose 小提琴 Violin:Mimi 吉他 Guitar:Monica 音乐后制 DAW :Artemi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