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500彩票网退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术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日讯】一. 最早的印刷实物

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出自佛经的唐印本。《陀罗尼经咒》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藏传佛教印本之一。《经咒》长34cm,宽31cm。用著名的茧纸印刷。印本质地薄而半透明,极富韧性。印本中央为一小方栏,栏中印六臂菩萨一尊,手执各种法器。栏外围刻几圈梵文,梵文外雕双栏,四角及每边刻菩萨像,间有供品图像。《经咒》首行竖镌汉文一行:“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印卖咒本”,属晚唐印本。

在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有确切年代的另一印刷品是唐印本《金刚经》,标有“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四月十五日王价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该书呈卷子形式,全卷长4877毫米,高244毫米,卷首的一幅扉画是释迦牟尼在祗树给孤独园的说法图,其余是《金刚经》全文。该书雕刻非常精美,图文浑朴稳重,刀法纯熟,书上墨色浓厚均匀,清晰明显。

唐印本《金刚经》和《陀罗尼经咒》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印刷实物,堪称古代印刷史上的稀物珍品。

二. 汉字的起源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易经》)。汉字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上古时期的象形文字。有关“仓颉作书”的记载首见于《吕氏春秋》第十七卷第二篇君守。

传说黄帝之史仓颉,生而能书,神明目慧,启悟于夬卦,(此卦寓意为: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见鸟兽题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刈,万品以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从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时代至秦朝的二千多年的岁月中,文字的字体随君主王廷的更易而各不相同,曾经流传的文字有甲骨、金文、篆文、隶书等多种字体。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后,篆文和隶书为通用文字。

三. 印刷技术的起源

印刷术的原始技术起源于古代的印章和拓印。战国时期的印章多是字凹底凸的阴文文字,两汉后阳文渐渐风行。印章创造了从反刻的阳文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方法,即反文阳刻法。

东晋时期拓印技法开始出现,古人以湿纸紧覆在石碑上,待干后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称为“拓石”。石刻文字是阴文正写,即黑底白字,而阳文印章得到的是白底黑字。阴文正写的字,仿照印章的办法,换成阳文反写的字,在版上刷墨再转印到纸上,即为雕刻印刷。雕刻印刷是古代印章和拓碑两种方法的结合,源于唐代。

四. 印刷术出现的文化背景

西汉文景盛世落幕后,崇尚儒道的中原文化,开始注入佛家思想。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派遣御使西行天竺礼佛,佛教开始东传中原。佛教在东土流传与造纸术的出现在年代上占有天时巧合。公元105年,蔡伦将蔡侯纸公诸于世,文字载体由简帛时代进入纸张时代,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也从简帛时期的塾教独授进入纸张时期的普世广传,印刷术的基备已完善。

敦煌文化在大唐进入鼎盛时期,是象征中原神传文化的精萃宝藏。唐代印刷术的发明与佛家经典的洪传有着很深的历史起缘。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僧人玄奘西行天竺诸国求法取经,历经十八年,返祗长安,留于弘福寺译场译经。唐玄奘曾大量印刊“普贤菩萨像”,分送信徒。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奏建雁塔以安藏经像。玄奘一生翻译佛经约75部,总计1335卷。

随着佛教的洪传,佛门高僧也相继出现。唐先天2年,公元712年,禅宗六祖慧能于国恩寺圆寂,肉身不坏,迄今仍存,归停于南华寺曹溪。

五. 印刷术的演绎

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9),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版。《梦溪笔谈》记述,“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胶泥活字容易残损,不能耐久。元代成宗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8),王祯创制了一套木活字,而且还设计了转轮排字架。活字依韵排列在字架上,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

印刷术自唐代成型以来,一直使用单色印刷,一般常用黑色,有时用红色或蓝色。彩色套印术除印刷文字外,另一个应用领域是印刷图画。最初是用几种颜色涂在一块雕版上,如用赭色涂在树枝上,绿色涂在叶上,红色涂在花上,印出一张三色的彩画,但这样印出来的颜色,容易混淆不清。所以又进一步根据画稿设色深浅浓淡和阴阳背向的不同,进行分色,刻成多块印版,然后依色调套印或叠印,以得到需要的颜色。明天启年间《十竹斋画谱》画谱不仅色彩鲜明,而且云纹水波都一一凸现。古代印刷术至此达到成熟阶段。

附:古代套色印刷术的应用–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玉成号画坊师傅:中国的年画,按照资料上说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天津杨柳青年画有400多年的历史。

年画的5道工序简单的说就是:构、刻、印、画、裱这么5个形式。刻版的时候,都是反着刻,反着刻完印出来就是正面。年画的第3道工序是印刷,这道工序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墨线画法,就是印刷完了就直接彩绘;再有一个是套印,这个就是套印,5个颜色的套印。

中国的民间故事太多了,尤其是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尤其是到了冬天,给孩子们通过这个年画可以讲出很多的故事、很多很多精彩的内容。孩子们也爱听,老人们也爱讲,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六. 结尾

汉字、造纸术、和印刷术承载中原文化,经历上下五千年的时光,纷呈天地间的光芒和尘埃,成铸着中原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理念,见证远古的荣衰,期待希望和未来。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章孔子深叹世人不知所以为仁之方。为仁之方,主要在己心之好恶。己心真能好仁恶不仁,则当其好恶之一顷,而此心已达于仁矣,焉有力不足之患?常人虽知重仁道,而多自诿为力不足,此乃误为仁道在外.不知即在己心之好恶。
  • 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 这是儒家心性修炼之关键处。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孔门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还是布满荆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