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故事:高山流水

廖真珮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俞伯牙是中国一位很有名的艺术家,他曾创作许多的曲子,而“高山流水”则是他相当满意的作品,但是在当时并没有什么人可以真正的欣赏“高山流水”这首曲子。

俞伯牙有次机缘认识了一个叫钟子期的人。他们俩人见面后,伯牙把琴放在桌上,屏气凝神的停了一会儿,然后就用他那灵活的双手在琴上悠然的弹了起来。钟子期微闭双目并聚精会神的听着,好像完全沉醉在曲子中了。他听着听着,感觉看到了挺拔雄伟的高山,钟子期突然睁大眼睛说道:“您的琴音真美呀,就像是巍峨高大的泰山!”伯牙听他说完,心中暗暗惊喜,又继续弹着琴。当俞伯牙的手指在琴上来回拂动,琴音一会儿高又忽然转为低,这样扣人心弦的曲子,钟子期还是第一次听到呢! 他真的被琴声给感动了,不知不觉站了起来说:“真棒的音乐呀!浩浩荡荡的,让我想到了江河和大海。”伯牙听完他的话,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握着钟子期的手说:“我今天算是是遇到知音了!您对音乐的理解是这样的深刻,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清澈的如临仙境、如沐清风般的宁静与静谧的音乐,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的、具备强大穿透力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德国圣多玛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复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2),在巴哈时代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虽然逐渐没落,但是这种艰难的音乐形式却常被后来的作曲家视为一种能力的挑战。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