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姓氏探源

百家姓溯源:陶

姓氏由来

  

陶(tao2)姓有三种来源:

  

1、 以封地为姓。相传,尧称帝以前,先封在唐,后又改封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陶丘)故称陶唐氏。他的子孙有一支就称陶氏。

  

2、 以职业技艺命姓,是唐尧的后裔。尧担任部落首领以前,曾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地方居住,以市面上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尧的后裔,有的以祖上职业命姓,遂形成陶姓。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陶冶即指陶工与铸工,原为掌握此项专业技术,役使奴隶的低级贵族。春秋之后,从事制陶业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的。(参见《元和姓篡》)

  

3、 以职官为姓,是唐虞的后代。据传舜把部落首领禅位给禹后,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把禹的后裔封于虞,故舜之后为虞姓。西周初年有人名虞阏,是舜的裔孙,其父名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虞阏继承父职,仍为陶正,其子孙遂命姓为陶氏。(参见《元和姓篡》)

  

姓氏名人

  

陶侃:东晋大臣。在广州时,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曾任荆、交等八州军事,为政缜密,常勉人惜寸阴。

  

陶潜:东晋庐江浔阳人,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元亮。陶侃曾孙。起家州祭酒,不堪吏职,辞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郡遣督邮至,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安帝义熙二年,即去官隐居,赋《归去来兮》以明志。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入南朝宋,不肯复仕。所著文章,皆题年月。义熙以前,书晋代年号,南朝宋以后,唯云甲子。躬耕自资,嗜酒,善为诗文。私谥靖节。今存《陶渊明集》辑本。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真人,秣陵(今南京)人,南朝齐梁医学家。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卒赠大中大夫,谥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书,是将本草经依药性与种属重新整理而成。

  

陶复亨:字仁叔,新昌人,宋末元初诗人。宋咸淳中试补国学,元初充兴国军教授。以文行名,有《梅花百咏》。

  

陶窳:字若予,号甄夫,湘潭人,晚居金陵,清代书画家。工诗文,精书法及篆刻,尤长画花卉,淮阳颇重之。

  

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清代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他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筹划安徽荒政,疏濬吴淞江、浏河以宣泄太湖诸水。@(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