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瑞琴╱专访
“老师,你还在这里哦?”一部进口轿车突然停住,走下一位中年男子,向正在路口当交通导护的庄丰彦亲切打招呼,庄丰彦吓了一跳,回想十多年前这位曾经吃过皮鞭的同学,如今是位好爸爸,正打算带小孩去玩飞机模型。
庄丰彦自民国五十九年踏进台南市金城国中后,带过“就业班”、担任训导行政迄今三十余年,未曾离开学校,这个响叮当封号,在历届学生心里,敬畏中更有一份尊崇。
早年金城国中学区就位于新町、运河墘、猪窟(屠宰场 ),学生家庭背景多半是社会低经济阶层或复杂者,给人“放牛班”印象,不乏顽皮耍狠的。
庄丰彦年轻力盛,自有一套办法镇压,亦能找出“眉角”,适时适地循循善诱,鼓励他们不要学坏;校园内金汤湖、化雨池,就是他带领就业班、技艺班学生,找大石头堆砌起来,从中激发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观念,留下校园隽永回忆。
他推行“理光头”政策,与学生约法三章,凡是恐吓勒索、爬墙逃学、围炉(以多欺寡 )犯规者,头发理光光;这项作法当然引起家长找民代理论,侵害人权与自尊。
但是他坚持,“头发还能继续留长,校规记过却是带一辈子无法磨灭”,“如果想要自尊,就该反思被欺负者的自尊”,现在,校园难再找到可以“理光头”的学生。
“恩威并济”,是他从事训导多年经验,“或许也是每位训导人员特质”,而他更坚信,“教育方式没有绝对,再桀骜不驯的人,也可以被改变”。
他认为,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足以影响学生一生,每位学生有其长才都不能放弃,校园多元教育发展很重要,不喜欢念书的学生,就不要硬逼考好成绩。
有学生因为“金汤湖”学会水泥工,毕业后“做风水”这一行,管乐队的学生吹萨克斯风,现在婚丧喜庆跑趟,月收入好几万元,让他欣慰当年教他们,学会最基本做人道理才重要,不一定要功成名就是对的。
即使毕业后的学长,也会告诫后进学弟:“庄老师还在学校”,十分敬重他,要学弟勿乱来给他添麻烦。
金城国中不再像以前,也少有学生在外惹事,要学校出面调解,庄老师依然每天提早到校,总是最后一位学生离校后才回家,顺便将校园不必要的水电关好,他,坚持于教育岗位上。(系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