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必 赢 - 体育

天韵舞春风:杜甫“曲江”

龙之台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曲江”,在唐朝时长安城东南角一带,在汉时叫做宜春苑,隋朝时改名叫芙蓉园。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疏竣了此地的湖泊后,就改名为“曲江”。

湖中碧波荡漾,种着大片的荷花。沿岸建了许多的亭台楼阁,花木成荫,是游宴的好地方。那时到了每年的春季,长安城内,从皇帝到平民都喜欢到曲江游玩。皇帝也会在这里大宴群臣,歌舞升平。所以,当时的诗人们,以这个美丽的地方为背景,留下了许多描写盛世繁华的诗篇。现在再来看看这些诗,千年前的荷花,清香扑鼻,在风中摇曳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这首杜甫的“曲江”,所呈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境。

在唐肃宗至德二年时,安史叛军已为乱二年,这时郭子仪打败了叛军,收复长安,国家的战乱情况己稍为好转。次年三月暮春时节,杜甫重游曲江,写下了两首七言律诗,今天要介绍的是其中之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诗中讲的内容是什么呢?“一片花飞减却春”:“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从一瓣花儿被风吹落,而感到春将归去了。“风飘万点正愁人”:漫天的落花随风飘舞,引起了阵阵的愁思。“且看欲尽花经眼”:眼睁睁地看着枝头的残花,一片一片地随风飘走了:“莫厌伤多酒入唇”:别再那么伤感了,还是喝酒吧!“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芙蓉苑高高的贵人坟墓已经无人祭扫,墓前的石麒麟已经卧倒在地上了。经过了安史之乱,往日曲江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好不容易盼来的春天,眼看着就要像万点落花一样,随风而去了。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假如说,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只不过就是这样而已,那就及时行乐吧!何需要这浮名来绊住自己的自由呢?

这首诗写杜甫在曲江喝酒看花,内心感慨淋漓,词藻含蓄优美。经历了漫长的严冬,烽火的动乱,民不聊生,百姓冻饿呻吟,好不容易盼来了大好的春光,但是,“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这样美好,宁静、自由的境界,还能持续多久呢?世事茫茫,沉郁苍凉。“细推物理须行乐”,所谓“行乐”,也只不过是喝酒排遣情绪罢了!因为,即使看着宇宙万物的生灭的变化,也不知道世事为什么是这样安排的,说是“须行乐”,其实胸中激荡的是无法言传的痛苦。在乱离峰火的大时代中,个人早已淹没在这股洪流中了,身不由己,哪里还有行乐的心思呢?

后人论杜甫诗说,他中晚年的作品,尤其是律诗,格律之完整,辞藻之优美,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称之为“律圣”,绝不是过奖之词。

杜甫为求官在长安蹉跎十年,战乱中的苦难,官场中的挫折,饥寒交迫的摧残,使杜甫尝遍了人生中的不幸,但也因为这样,而使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新唐人电视台)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五言诗的代表作。东汉以前流行的是四言诗,《诗经》绝大部分就是四言诗。评论诗文的《诗品》,把“古诗十九首”列为诗中上品,并赞美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以下是“行行重行行”的内容:
  • 重阳登高,踏秋祈福,本是古人一桩赏心乐事。然而在唐朝大历二年(767年)的夔州(今属重庆奉节),一位霜鬓华发的病弱文人独上高台,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色:耳畔疾风猎猎、猿声悠悠,眼前落叶萧萧、江水滚滚。
  • 三国时期有一位“丑妻”,颇为聪慧,即曹魏大臣许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图》。(公有领域)
    元稹悼亡韦氏诗,通首说得哀惨,所谓贫贱夫妻也。“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言其妇德;“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贫。俸钱十万,仅为营奠营斋,真可哭杀。
  • 《人日》一诗,通过写景,表达了冬去春来,万物生机勃发的景象。面对雪霁后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样兴高采烈,而是用“闲吟旷士怀”来抒发自己的襟怀。
  • 皮日休的这首《馆娃宫怀古》,前三联都是描写馆娃宫遗迹的荒凉景象,尾联则是表达了对吴王夫差因女色而灭国感到不值。同时,皮日休对越王勾践利用美色打败吴国的事情也颇有微词,他在《馆娃宫怀古五绝(其一)》诗中写道:“越王大有堪羞处,祇把西施赚得吴。”
  • 人说红尘世间原本就是一个大的名利场,待久了能有几人不会被诱惑沉沦。守住纯净的初心,感受自然之法的圆容殊胜,自在逍遥、洒脱不羁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胡令能正是借小儿垂钓的童真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如何看淡名利把持本性,清净无欲的纯美内心画卷。
  • 茫茫的大江南北,走正道,有时候反而事情难办成。榆荚形如铜钱生在树上,杨花如玉屑洒落在街头。
  • 他从官场走来,掸去一身功名浮华,暂别尘世樊笼的束缚与喧嚣。他向深山而去,迎来十方松风水月,静看桃源仙境的清新与生机。这是他安身处世的一幢居所,也是他修行求道的一片净地。他,笃志修禅的王维,在这座隐士辈出的终南山购置别业,从此往来于闹市与山野之间。
  •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主要是为了答谢皇甫曙的宴会邀请创作的,到尾联才算是正式答应了赴宴。白居易是依照古礼的要求这样写的。《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 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了古代的名家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或许人生会遭遇艰难坎坷,不能因为一时的清贫生活而失去了做人应该遵守的道德礼义。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的:“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