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高中历史 改“台湾史”优先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高中新课程历史科纲要专案小组最近作出决议,确定高中历史将先“台湾史”、后“中国史”、再“世界史”的顺序﹔其中高一上学期将新增单独成册的“台湾史”。

这不仅是后期中等教育首次开创独立成册的台湾本土历史课程,并将与国中小领域的“认识台湾”形成一贯课程,彻底改善以往中小学历史课程以中国历史为主轴,导致学生对于台湾的认识流于片段、不连续的错误认知。

教育部中教司指出,高中历史科分科纲要预计9月提交课程发展委员会审议并呈教育部长杜正胜核定,最迟10月公布,希望能与其他学科同步自九十五学年全面实施。

尽管国内百万学子均出生成长于台湾,但研究显示,目前国中及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台湾史料所占比率不到二十%,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本国史至少五十%的比率,且目前历史教科书中的台湾相关教材,大多依附在以中国史为主轴的史观诠释上,往往造成学生对台湾的认识流于片段、不连续。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纲要历史科专案小组经过重组后,日前首次召开会议底定课程架构,未来高一上学期将是两学分的“台湾史”,高一下学期二学分“中国史”,高二两学期则是“世界史”,高三选修上下学期分别以“中国文化史”及“世界文化史”为主。

相对于国中小九年一贯“社会领域”纲要也在修订,“认识台湾”教材预计九十四学年起重新纳入国一社会领域课程,未来高一上开设“台湾史”课程,两者预计将进一步整合,建立起中小学一贯延续的台湾本土历史课程架构。

同时参与国中“社会领域”课程纲要及高中“台湾史”纲要规划的台大历史系教授黄富三指出,未来以“认识台湾”为基础编写的国一台湾史教材,将以政治文化沿革为主要架构,让国中生建立起对台湾发展相关的政权朝代与事件年代发展架构的概念。

预计九十五学年实施的高一“台湾史”课程,将以对台湾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性的历史事件为主,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与剖析,希望高中生能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后续影响有所认识,进而建立起自我分析、判读的能力。

中国远古、中古及近代史 将划分为四:四:八比例

〔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高中新课程历史科专案小组最近针对新纲要达成共识,决议将高一下学期改为完整的“中国史”,中华民国创建等中国近代历史将重新纳入完整呈现,而且未来中国远古、中古及近代史,将划分为四:四:八的课程比例,以符合“略古详今”原则。

历史分科纲要专案小组委员、台湾师大历史系教授廖隆盛强调,部分分科纲要委员已向教育部长杜正胜简报过这项规划,教育部原则同意,专案小组9月将进一步确定中国史细部章节的规划,希望能在10月前定案。

修订已达两年余的高中新课程中,历史科争议不断,分科纲要小组原本有意在高一下学期以“中国远古史”为主,郑和下西洋以后的明代中叶以降中国近代史,基于当时中国已与世界各国互动频繁,因此纳入“世界史”一并编写,引发部分史学学者及泛蓝立委质疑,将中华民国创建历史划入世界史,有刻意腰斩中国史“去中国化”之嫌,因此造成历史科纲要修订一度暂缓。

原历史科纲要专案小组在聘约到期后,原召集人、清大教授张元拒绝续任,因而进行改组,教育部并邀集国内权威历史学者举办公听广征意见,基于学者大多主张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应从身边生活环境及时代较接近的历史记忆作为起点,会议建议高中历史应依循“由近及远、详今略古”原则编纂。

教师:认同台湾有必要

〔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部分高中历史老师认为,让学生多认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台湾历史有其必要,希望课程修订能不要再有无谓的政治意识介入或争议,而对第一线教学更重要的是,高中历史应该进一步与国中历史进行衔接,彻底改善以往国高中教材重复或是断层的严重问题。

高中历史老师纪子钦表示,在高中增加“台湾史”确有必要,原本就有必要让学生多了解自己生长土地的所有历史沿革与事件,会比以前要学生学习可能一辈子不会接触到的中国远古历史或中国史地更有兴趣与动机。

至于中国史的整合,纪子钦认为,先前专案小组一度提出将中国近代史划入世界史,确实让人不解,似乎历史轨迹有被切断的感觉,如今重新纳入整合,虽然可能有人会觉得中国五千年历史被放入一学期可能稍显拥挤,但历史的一贯脉络可以维持,应该是各界均可以接受的理想方式,可以免除不必要的政治意识形态争议。

海山高中历史老师胡君儒则说,国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编订,应该一起考量,课程与教材不能再简化缩减,高中课程到底要把高中生教成如何?希望建立学生何种历史知能?如果希望高中生能搜集史料建立自我的独立史观,这必须奠基于国中社会领域的历史课程,能先建立起学生对于基本历史事件与沿革全盘认识的基础知识,两者必须相辅相成。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