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王秀华综合报导/轻台敏督利造成豪大雨重创台湾中南部,多处土石流、山洪爆发成灾,滚滚而下的黄泥浆夹带大量泥沙,顿时吞噬了桥梁、道路、房舍等建筑物,并造成数十人伤亡。目前,全台农灾损失已达新台币七十五亿元﹐成为台湾有纪录以来,第三大严重的损害。
面对近年来灾害规模扩大之势,也引发了朝野各界对国土保护的检讨挞伐声。
*与大自然争地是主因
日前亲赴灾区实地了解灾情的农委会副主委戴振耀感慨,这次灾情惨重,除了雨量太大、九二一大地震后地质不稳定之外,民众“与河争道、与山争地”,滥垦、滥建、滥伐,破坏大自然平衡,是人为的重要原因。
台湾中央研究院数理组院士地质学家毛河光表示,台湾位于板块交界,造成奇丽的山河及独特气候。但经历一连串台风及地震后,土地变得非常敏感,未来所有建设必须考虑此一状况,以维持国土完整性。
重建会估计,此次土石流、淹水等十七项重大灾情,九二一重建区多达一千两百多件,台中县灾情最大,多达三分之一,其次是台中市和南投县。
*失百亿 大甲溪电厂全泡汤
中部大甲溪沿岸在敏督利台风恶水肆虐下,冲起千层泥浪,重创青山、谷关、天轮、新天轮、德基及马鞍六座电厂,灾情惨重的青山电厂惨遭淹没,德基电厂进水,。谷关电厂水位高出河床三十公尺,创历史新高。
大甲溪是台湾水力发电的“主流”,从德基到石冈七十公里的河域,设有六座水力发电厂,但来势汹汹的敏督利台风,挟带大量土石流的水势,造成溪水暴涨,电厂首当其冲,损失惨重。据台电评估,包括后续整修及电厂停止运作,损失将超过百亿元。
*东势镇土石流近一层楼高
三日晚间大量雨水挟带着土石冲入台中县东势镇,位于东势镇东势街一带的居民首当其冲。当晚,夹在暴涨中嵙(山科)溪和石角溪之间,邻近的山坡地又不断有大水挟带土石往下冲,让当地成为东势镇上受创最钜的地方。一位陈姓居民指出,当天冲下来的大水足足有七、八十公分高,水势之大连车辆都随水飘流;每个人的家里也都因此塞满泥土,最严重的地方,土石将近一层楼高。
*横肠寸断 梨山成孤岛
沿途风景驰名中外的中部横贯公路这次饱受豪雨重创,沿线灾情惨重,从东势镇永安桥被大水冲毁开始,一路都是坍方、落石、土石流及断桥,路基严重流失,盛产高山水果的梨山已经形同孤岛。九二一后中断的谷关至德基段,原本预计本月十五日恢复通车,一场台风全毁了。
*种下希望 中寮乡洪流中屹立不摇
以往每逢风灾经常传出重大灾情的中寮乡,除山区产业道路小规模坍方外,未传出重大灾情,乡民认为此与震灾后进行植树造林与河川整治奏效等有关。
位于九二一大地震原爆点的中寮乡和兴村,地震灾后土石流、地滑、水源短缺与坍方等威胁不断,满目疮痍,曾面临迁村命运。村民后来决定砍除妨碍水土保持的槟榔树,并植树救水源。至今已经种下卅二万棵树苗,包括樟树、榉木等树种,对于稳定山区土石发挥相当作用。因此当这次豪大雨在别处造成严重灾情时,中寮乡能得以安然渡过。
*将土地还给大自然 “人定胜天”不适用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六日通过建议,呼吁立法院及时审查“地质法”,并统筹考虑建立更全面、宏观的“国土环境法”,做为台湾发展最高准则。
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主张,向大自然侵占的土地,应该还回去;虽然该还回去的土地可能不少,但这事一定要做。李远哲也是总统府国土规划委员会召集人,他预计九月初提出总结报告,做为台湾进行国土规划的有效参考。
负责督导水土保持业务的农委会副主委戴振耀说,人老是说“人定胜天”,其实,人应与大自然和平相处,要对大自然谦卑。
*停止整治 让自然自己复原
静宜大学生态学教授陈玉峰认为,过去忽略了自然的复原能力,导致现在的苦果,未来如果施政不能以尊重自然为中心,自然的浩劫还是难逃。
陈玉峰表示,政府过去花了太多的“冤枉钱”在整治上头,却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他认为,如果要改变,应该先停止全民造林、生态工法、拦沙坝、溪沟整治等人为的做法,把恢复原貌的工作交给大自然。
陈玉峰说,未来4年里,所有的防治预算应降到20%就够了,把钱用于下游河堤、海堤的修建与上游山壁的改善,而省下来的经费,应该把中南部立即危险、迫切需要的危险村落,评估选择适当的地点让居民迁村,维持生态体系的完整,让自然自己去复原伤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