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鸟鸣涧

王维
font print 人气: 262
【字号】    
   标签: tags: ,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王维的“鸟鸣涧”,全诗描写春夜的宁静。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山的空旷幽静,连淡淡皎洁的月光,都能惊扰沉睡的鸟儿。这个“惊”字,真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不过,也唯有当人的心境十分宁静悠闲的时候,才能对大自然的变化有如此敏锐的观察!

是的,唯有“闲”,才能欣赏白色桂花纷纷的飘落,唯有“闲”,才能体会出春山的宁静。唯有“闲”,才能看到事物的美好;唯有“闲”,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朋友,您已经有多久没有静下来过,享受一下闲情逸致呢?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诗人知道有一个香积寺,但不知寺在何处,于是便安步当车、信步游访,显出一派闲适、潇洒的风度。走了几里路后,竟然走入了云遮雾绕的山间,顿时使香积寺给人一种幽远、出尘、深不可测的感觉。
  • 可怜老头子身上正穿着单薄衣衫,怕木炭卖不起价钱反倒愿意天寒。
    昨晚下了大雪,城外积雪深一尺,今早驾着炭车,结冰路上留车迹。
    拖车的牛困了人饿了太阳已老高,停车在都市南门外的泥中歇口气。
  • 王维之自然,李白之高妙,韦应物之古淡,是唐诗五言绝句中的三大顶峰,诗论家称其“并入化境”。此诗正是作者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的具体体现。
  • 杜甫一生中固然费尽心力去发展诗歌技巧与方法,但他的名声不是单凭诗歌技巧与方法就能成就的。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他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那颗赤诚之心,使得世代后人永远把他记在心中。
  • 重阳登高,踏秋祈福,本是古人一桩赏心乐事。然而在唐朝大历二年(767年)的夔州(今属重庆奉节),一位霜鬓华发的病弱文人独上高台,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色:耳畔疾风猎猎、猿声悠悠,眼前落叶萧萧、江水滚滚。
  • 三国时期有一位“丑妻”,颇为聪慧,即曹魏大臣许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图》。(公有领域)
    元稹悼亡韦氏诗,通首说得哀惨,所谓贫贱夫妻也。“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言其妇德;“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贫。俸钱十万,仅为营奠营斋,真可哭杀。
  • 《人日》一诗,通过写景,表达了冬去春来,万物生机勃发的景象。面对雪霁后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样兴高采烈,而是用“闲吟旷士怀”来抒发自己的襟怀。
  • 皮日休的这首《馆娃宫怀古》,前三联都是描写馆娃宫遗迹的荒凉景象,尾联则是表达了对吴王夫差因女色而灭国感到不值。同时,皮日休对越王勾践利用美色打败吴国的事情也颇有微词,他在《馆娃宫怀古五绝(其一)》诗中写道:“越王大有堪羞处,祇把西施赚得吴。”
  • 人说红尘世间原本就是一个大的名利场,待久了能有几人不会被诱惑沉沦。守住纯净的初心,感受自然之法的圆容殊胜,自在逍遥、洒脱不羁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胡令能正是借小儿垂钓的童真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如何看淡名利把持本性,清净无欲的纯美内心画卷。
  • 茫茫的大江南北,走正道,有时候反而事情难办成。榆荚形如铜钱生在树上,杨花如玉屑洒落在街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