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容巨壮,世法所稀”的云冈石窟(三)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八窟
  
两窟为一组双窟,两窟窟前有三层木构窟檐。七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东、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雕刻十分精美;八窟四壁雕像风化严重。门拱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琉首罗天,雕刻技巧与造型都较成熟、这种题材,在云冈心窟是罕见的特例。
  
第九、十窟
  
两窟为一组双窟,九窟分前后室,前室南壁凿成八角列柱。后室窟门上凿明窗。前室东西壁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壁面满刻佛像、飞天。后室北壁主像是释迦佛;十窟也分前后中,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的图案花纹,结构严谨,赋予变化。
  
第十一至十三窟
  
三窟为组石窟。十一窟正中凿出方柱,四面各雕上下龛。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重要资料;十二窟前室正面凿成三间仿木构建筑的窟檐。东西壁也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萧、琶邑、笛、鼓等乐器;十三窟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是这个窟中的精品。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坐落在山东半岛的蓬菜阁,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菜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菜。文化旅游
  • 华山东峰又名朝阳峰。海拔2090米,峰头斜削,绝壁千丈,山势壮丽,古松参天。上有朝阳台为东峰绝顶,登临而上,可以观东海日出。每当晴天破晓之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水面上闪烁着万道霞光。这奇幻而瑰丽的景色曾使多少登临者陶醉。文化旅游
  • 公元前35年,公孙述为刘秀所灭。后人在白帝城中的白帝山上修筑庙宇,供奉公孙述像,称为“白帝庙”。从这时起一直到明正德七年(公元1513年)前,白帝庙一直供奉公孙述。文化旅游
  • 雪花洞坐落在河南省巩义市东南郊新中镇境内,嵩山北峰下的雪花洞,又称“魔幻的宫殿”。远远望去,那大大的洞口,好像一只卧着的睡虎打着呵欠。但进得洞来,里面竟是景观殊异。 文化旅游
  • 寺口子景区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黄河南岸,距中卫县城50公里。 文化旅游
  • 钱塘潮是中国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因太平洋潮波受喇叭形海湾和浅狭河口地形的阻碍,使潮差、流速加大。以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秋分大潮时节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潮水暴涨时,潮头高度达3米、潮差达8.9米,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成为自然界之壮观。 文化旅游
  • 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 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故名“骊山”。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 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文化旅游
  •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文化旅游
  • 文殊台倚于天池山的西边,临壑而建,顶端平面呈半月形,左旁垒有上台石阶,沿台石叠护拦,下原石室五楹,石木水泥混合结构,说是后人表其双手插石成池立台供“文殊菩萨”像予以纪念。又传文殊骑着青狮空临俯见此山秀丽,惊喜之余不慎跌下,臀部落地印一半月痕迹,文殊随即就地朝天拜日,后人按照印痕围砌了一石台,故也称拜日台。台始建于东晋,后屡毁屡修。台下有石突出,像角如虚凌霄,叫“凌霄石”。上面建有一亭,号“老母亭”,因为庐山民间又叫黎山,说是黎山老母修行的地方。此亭,也称聚仙亭。文化旅游
  • 布达拉宫是西藏最完整最宏伟的一座古建筑。“布达拉”是普陀罗(普陀)的译音,意即菩萨住的宫殿。相传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成此宫,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早期建筑。现有建筑群为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开始兴建,并经过历代达赖不断扩建而成。1959年前,布达拉宫是五世达赖之后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从七世纪起,先后共有九个赞普(藏王)和十位达赖在这里居住过。文化旅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