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陶博馆办荷兰讲座 吸引同好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十五日电)荷兰籍陶艺家芭芭拉‧南宁Barbara Nanning 今天在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展开为期二天的讲座暨工作营,为台湾喜好陶艺者介绍荷兰的陶艺发展现况与她个人的陶艺创作理念。她同时也是玻璃艺术家,在国际陶艺界中也相当活跃,作品“海之颂”也入选第一届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

芭芭拉介绍她创作以来各时期各系列的作品,包括创世纪、化石、银河等,让人了解她的创作风格变化脉络。而在下午的示范工作营中,馆方邀请了莺歌老陶师陈坤泉拉坯拉出厚、重而大的圆柱形坯体,再由芭芭拉在坯体外面绕上绳子,由里向外推,接下来把圆柱体的底部切掉,让原本螺旋形的胚体从容器成为雕塑。

她认为,经过旋转后的形体,会像同心螺旋般看不到起点与终点,表现出一种不间断的律动感与地球的生命起源。

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表示,芭芭拉‧南宁也将在十六日同样在陶博馆举行讲座及示范工作营,从1990年开始,色彩便是她作品中很重要的核心,她不用传统的釉色,运用绘画所使用的鲜艳色料,结果得到了许多陶瓷领域不常出现的色调,比如明亮的红色、黄色、强烈的蓝色与深紫色,呈现出无可预期的效果。芭芭拉‧南宁1957年出生,1979年毕业于阿姆斯特丹杰瑞瑞特斐得学院,她的作品跨越应用艺术与纯艺术领域,都在研究当代陶瓷的各种可能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北县莺歌陶博馆今天举行当代国际陶艺创作讲座暨工作营,邀请在1995年的日本美浓陶艺展获得荣誉奖、今年第一届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入选的塞尔维亚陶艺家Velimir Vukicevic,以幻灯片介绍目前塞尔维亚的陶艺发展现状以及他的创作理念。
  • 台湾台北县莺歌在地的交趾陶艺大师吴良斌的经典交趾陶艺大展,今天在国立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瑞元厅开幕,将展出到五月十五日,教育部长黄荣村在开幕式中表示,交趾陶艺最能表现台湾本土文化特色,吴大师已经走出一条路,还在创作之外投入艺术教育工作培育后进,令人钦佩。吴良斌这次展出他创作的交趾陶艺作品一百件,其中一件“钟馗掠筊鬼”就摆在开幕讲台前,黄荣村致词时说,看了钟馗抓小鬼,心情很爽快,因为这件作品展现人间对正义、正道、邪恶的普遍人心反映,在没有了解其艺术技巧之前就先受感动,果然是大师的作品,大家可抽空前来好好的观赏。
  • 中正纪念堂静坐的大学生重新把这次学运定位为“孤挺花”学运,摆脱“野百合”的牵绊后,今天继续静坐,不再绝食,并拆掉帐篷部分帆布在旁静坐。上午到中正纪念堂管理处出席交趾陶艺展开幕的教育部长黄荣村,答复媒体时说,学生诉求已让政府听到,请学生宽心并保重身体。下午有一些民众加入静坐,这些民众有些是参加过这几次泛蓝阵营在总统府前的大集会,拿了小椅子,坐在离学生静坐区之外的民众区声援静坐学生,不时还会忿忿不平的讲起在总统府前大集会时被警方驱离时的被殴打,显然参与学生的静坐,对他们多少有纾解情绪的作用。
  • (中央社记者张静茹苗栗县二十日电)“二00四客家桐花祭”已经揭开序幕,台湾行政院客家委员会为让大家认识客家油桐花之美,除了在各地举办文化活动,今年亦结合苗栗的陶艺业者推出桐花陶艺DIY,欢迎国人到苗栗赏桐花,顺道享受捏陶、烧陶之乐。
  •  日本信乐陶艺家说:“藉研习古老的工程,可以维护自然,进而体会天候或四季的重要性。”信乐及伊贺的柴烧,便是透过古老的自然法则,在浴火的蜕变与淬炼中脱颖而出,形成一种最接近大地情感的纯实美感。
  • 位于纽约曼哈顿心脏地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开馆以来,坐拥1800件馆藏,一直是美术与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历经5年、斥资3.3亿美元整修与重新规划的博物馆终于修缮完毕,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不仅一楼标志性展厅焕然一新,更首次开放原为私人住所的二楼,并推出一系列崭新的展览、装置艺术与公共活动,并开放一座可容纳218人的全新音乐厅。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