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排列五走势图官网-排列五走势图开户-排列五走势图注册

唐诗欣赏 望月怀远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605
【字号】    
   标签: tags: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作者简介】

张九龄(公元678-740) 字子寿,一名博物。其诗有温柔敦厚之风。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

【字句浅释】

解题: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浑厚含蓄,感情深挚。竟夕:通宵。怜:爱。不堪:不能。盈手:满手。佳期:美好的时光。这里指见面的机会。

【全诗串讲】

茫茫的海上,明月摇着影浴着波浪。
你我隔天涯,此时都面对这个月亮。
有情的人啊,怨恨这夜晚过于漫长。
因为整夜里,大家都在思念着对方。

吹灭了蜡烛,更爱满屋明媚的月光。
披衣走一走,觉得露水湿润了衣裳。
捧满了月光,却不能送到你的手上。
还是去睡吧,但愿梦中能到你身旁。

【言外之意】

浅析此诗,可以看出:“海上生明月”境象雄浑阔大,紧扣题目中“望月”;“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心胸宽广,紧扣题目中“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接写情,有古诗气韵;“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间接写情,以深夜辗转、对月难眠相衬托;“不堪盈手赠”构思巧妙,更增情韵;“还寝梦佳期”寄情梦遇,愈见情深,且余韵袅袅、余味深长。

作者把自己的情放到一个雄浑阔大的自然环境中去描写,并且完全没有突出“情人”的形象,只是让自己的情层层深化,使其具有敦厚沉挚的气质、雍容大度的风貌。因此也使此诗具有更高的气格和浑厚的气势。后世(特别是宋词中)某些作者,眼睛死盯着“情人”落笔,纵有生花妙笔,终难脱出单薄、外露、格调低下的小家子气象。

此诗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出自不同心胸的“情”,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形象和层次的。心胸越阔大、私念越少,其情的层次也越高,直到超越“情”的范围,完全升华为“仁”与“慈悲”。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诗人贫病交加,但宁愿以书寄情、以琴抒愤、以酒浇愁,也不放弃“真”而去“窃”取官位。自古以来,好诗人就是社会的镜子、历史的声音,时刻关照着人民的疾苦、吟唱着历史的兴亡。
  • 今天,我的郡斋里特别地清冷。我忽然思念,山中的朋友道士。
    他到山涧底下,砍荆条当柴烧。背着柴回家,就煮白石当粮吃。
    我想拿一瓢酒,远走到山中去。风凉雨冷的夜里,给他些慰藉。
    然而,空荡荡的山上堆满落叶。我到哪里,才能找到他的足迹?
  • 环境变得恶劣时,大雁失群孤飞;失群孤飞又引出对险恶环境的惧怕心理。群起而飞时毫不可怕的事(如夜宿寒塘),形单影只时也会觉得恐惧迟疑。失去了群体的温暖,更感到孤独前进的艰难;饱尝了离群后的凄凉和危险,应该更珍惜重新合群的机缘。
  • 本诗写作者去山里访问一位处士,以纯粹写景的特殊手法来表现处士古朴的生活和孤高的人品。樵客:即樵夫,但带尊重味,隐隐暗示并非俗人。荞麦:瘠薄山地常种的一种农作物,春天开小白花。
  • 天色高朗秋天傍晚,寒气渐渐侵深山。
    我送你还山,对你的内心洞彻又了然。
    人生老大归隐,为自己的理想和意愿。
    我看你懂得人生一世的事,故能心安。
  • 山雨初霁,万物清新。松林明月,偶或松涛低吟;石上流泉,时时淙淙如琴。竹中喧哗,可见姑娘们天真无邪、无所顾忌;莲动舟来,想象打鱼人悠然自得、适意舒心。在这样的地方,山美水美人也美。
  • 山高地寒,生物节候稍晚于低地,本来是自然现象。但以平淡浅易的几句小诗描写出来,却能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表现出作者立意之新颖、构思之灵巧,戏语中含雅趣,故能惹人喜爱。将春光拟人,写得天真可爱、活灵活现,也显出作者自己的一片童心。
  • “诗是吾家事”,这不仅是家族传承的训勉,更是他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诗歌,对杜甫而言,早已超越了抒情遣兴的工具,或是干谒求进的手段,而是他存在的方式,是他思考、感受、回应这个世界的根本途径。当现实将他逼入绝境,官场失意、家国残破、身体衰败,唯一能紧握不放的,或许只剩下这支濡染了毕生心血的笔。
  • 重阳登高,踏秋祈福,本是古人一桩赏心乐事。然而在唐朝大历二年(767年)的夔州(今属重庆奉节),一位霜鬓华发的病弱文人独上高台,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色:耳畔疾风猎猎、猿声悠悠,眼前落叶萧萧、江水滚滚。
  • 三国时期有一位“丑妻”,颇为聪慧,即曹魏大臣许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图》。(公有领域)
    元稹悼亡韦氏诗,通首说得哀惨,所谓贫贱夫妻也。“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言其妇德;“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贫。俸钱十万,仅为营奠营斋,真可哭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