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博彩平台推荐-1xbet下载-3d走势图

刘侠遗作 呈现奋战不懈生命历程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凌莉╱台北报导)
去年二月八日,笔名杏林子的作家刘侠跟世界说再见,身后留下了二十多万字的手稿,从童年开始回忆她的生命历程。刘侠回忆录《侠风长流》昨天正式问世,透过她幽默的笔触,她生命中的欢乐、哭泣、学习写作进而投稿的过程、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社运工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肢障作家与生命奋战不懈的过程,这是刘侠第一次完整回顾丰富精彩的一生,也是最后的遗作。

刘侠一生创作了五百多万字,前年在过完六十大寿后,她就积极展开回忆录的撰写工作,晚年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她,写作是件相当困难的事,但她坚持二十多万字的回忆录亲手完成,书中的七十张照片也都亲自搜集挑选,并且逐件附上图说,她希望能够在今年出版,一方面是送给自己作为庆生的礼物,一方面也纪念自己生病五十年。

虽然刘侠无缘亲自看到书的出版,不过,严谨的刘妈妈却亲自监督、校对全书出版。去年二月的一场意外,杏林子挥别人间,但透过《侠风长流》这本回忆录,可以看到她从童年成长、信仰、生病、投稿、社会运动工作到与病魔搏斗的生命历程。

她生前曾说:“上帝什么时候接我去,我不知道。对我而言,每一天都是生命最后一日,也是生命的第一日。因为是最后一日,更备觉珍惜宝贵;因为是第一日,更仍有无限的期盼与展望。”昨天刘侠回忆录发表会中,文建会副主委吴密察、台湾文学馆馆长林瑞明及她生前好友包括台北市副市长白秀雄、台湾教育学院院长吴武典、作家张晓风、张拓芜及朴月等人都表示怀念。

老作家张拓芜因为行动不方便,近年来甚少公开露面,昨天特别参加发表会,他说,他相当想念刘侠,对她还有些抱歉,刘侠生前很想将自己和三毛三人往来的书信集结出书,却因故无法如愿,而今自己收藏的书信却都不慎遗失,这件事也成为遗憾。

刘侠的大弟刘恍则表示,这本回忆录是让读者们能够分享杏林子这辈子如何冲破障碍,鼓励人们不向痛苦低头。他认为,刘侠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告诉大家,没有一个生命能够受到限制、受压制。出版该书的九歌出版社昨天还安排一场“体验刘侠生命历程”的活动,邀请出席贵宾们带着手套翻阅书籍,亲身感受刘侠生活的不便。经过刘侠家属的同意,刘侠回忆录手稿将全数捐赠台湾文学馆永久保存。(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刘侠之友会今天与京华城百货公司合作,邀请名人到百货公司内的广场为希望基金会义卖“希望书包”,现场已卖出六个书包,筹得新台币二十一万元。基金会表示,义卖所得将帮助全台八万名贫户学童就学,民众还可以划拨“19812746”账号,买下希望书包,参与义卖活动。希望基金会的诞生,与一生病痛的刘侠人生有关。她自小学五年级就因病痛不得不成为中辍生,深深体会想背书包上学,却无法如愿的心酸;为了让身心障碍小朋友或贫童不要失去就学的机会,她希望透过基金会帮助更多学童完成上学的心愿,虽然刘侠已离世,但她的愿望仍透过基金会一步步落实中。
  • 西班牙的塞哥维亚城堡(Alcázar of Segovia)坐落在克拉莫尔斯克河(Clamores river)与埃雷斯马河(Eresma river)交汇处的一座小山上,是欧洲颇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塞哥维亚城堡一直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与豪华的王室住所。如今,它是西班牙哥特式和埃雷利亚式(Herrerian style,简约和极少装饰)(Spanish Gothic and Herrerian)建筑的最佳典范之一。
  • 经常听到关于一些艺术家反抗“学院主义”“学院派”的说法,好像学院艺术是个束缚、教条式的老旧东西。可是学院又给人有“学术、权威”的感觉,到底学院派或学院艺术好不好呢?
  • 位于纽约曼哈顿心脏地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开馆以来,坐拥1800件馆藏,一直是美术与历史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历经5年、斥资3.3亿美元整修与重新规划的博物馆终于修缮完毕,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不仅一楼标志性展厅焕然一新,更首次开放原为私人住所的二楼,并推出一系列崭新的展览、装置艺术与公共活动,并开放一座可容纳218人的全新音乐厅。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古代的风景画或人物画中有建筑物的构图,依赖界尺将建筑物的飞檐、楼阁、楹椽等画得唯肖唯妙,这种有直线的画,称为“界画”。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