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是个老师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学校从来就只有帮老师分忧解劳,而不曾让老师担心过。也许对他太放心了,也鲜少“深入”了解其家庭背景,直到有一天,他的母亲打了一通电话来向我求救,我才惊觉原来小平在家还有另一面是身为他老师的我所未曾触及的。
在电话中,其母语带哽咽地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我们家小平今天与当兵休假的哥哥大打出手,他们两人都受伤了。小平一向最听老师您的话,可否劝他向哥哥道歉?”。我愣住了,脑海中一时拼凑不出文质彬彬的他打架的画面,我沉默片刻,要他母亲请小平接电话。他在电话那头哭了,一个大男孩就这样无助的哭着,我直觉地判断他并不是为皮肉之伤而难过。
等他情绪稍微缓和,我问他,流血的地方痛吗?他回答:“还好”。我继续问,那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呢?他说他看到父母沮丧无助失望的面容觉得自己很不应该,但却又没看到哥哥有任何悔意,心里就更急更气。因小平还在情绪上,我没有和他说太多,也没有急着要他向哥哥道歉,末了只是叮咛他要记得安慰父母。
第二天到校,我在第一堂课后找小平单独谈话,向他了解当时的情况。他说当天天黑了,哥哥喊他赶快进门别在外面继续打球了,他一方面贪玩,一方面想着哥哥也曾在外打球而晚归没有以身作则,于是一进门他便以此为理由顶撞哥哥。哪知哥哥一拳便挥了过来,就这样兄弟俩扭打成一片,等父母回来时看到他们伤痕累累都傻眼了。
我知道小平心里不服的是“我愿意道歉,但哥哥为何不道歉?”。于是我轻声地问他:“那需不需要你的父母向你们兄弟俩道歉,没将你们教好?需不需要老师向你道歉,没将你教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沉默了,我要他先放下自己的立场,想想对方,想想父母当时的心情,给自己多几种选择去处理这种紧张的场面,如果只想到自己那就是一种自私,往往会将自己推到死胡同里,钻不出来。我让他至少再想出打架以外的三种解决办法,他很聪明,立刻就给了我满意的答案;我再让他自己比较他说的这三种方式是否比打架更好?他点了点头。我对他说:“小平呀!老师期待你在往后的日子里遇到难题时,‘至少’给自己三条路走,可以减少许多悲剧的发生,好吗?”,他点点头。
自从那次谈话后,小平怎么样去处理我都没有再问他。直到一个月后的某天,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表示事发隔天哥哥就回部队了,没有机会当面向他道歉,但这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他真的很想向哥哥说对不起,但又没有勇气打电话。看完小平的信,我想或许我可以当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桥梁,小平的这份心情应该让他哥哥知道,这至少能成为他们日后相处的润滑剂。于是我在征得小平家长的同意后就直接打电话给小平的哥哥,我很明白地告诉他,小平心里真的对哥哥很抱歉,虽然说不出口,但希望哥哥能明白他的心意;小平的哥哥马上表示他自己也有错,并谢谢老师的调解。
挂了电话,我满心的祝福,祝福这一家人未来和和乐乐、互相珍惜体贴对方。虽然小平最终还是没有勇气亲口向哥哥说对不起,但至少他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用心体谅了他人,这就是迈出了可喜一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