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2月3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胡世泽╱台北报导〕台北市立妇幼医院昨天宣布,全国第一个“母乳库”正式开张,将收集来自各界“哺乳妈妈”捐赠的母奶,优先提供给重症新生儿、早产儿免费使用,未来若母乳收集量充足,妈妈不适合哺乳或奶水不足的孩子,也都能喝到母奶。
妇幼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方丽容表示,母乳中不但含丰富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可保护婴儿肠道、促进钙质吸收的乳糖及免疫物质,还有助于妇女产后调养,因为乳汁分泌会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日后各种妇女病的发生,更能增加亲子关系。
方丽容表示,国外母乳库多限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全、吸收消化不良及手术后的宝宝,由医师开立处方使用,所以妇幼母乳库将参考国外模式,先以北市的早产儿或重症新生儿为主,提出医师评估证明即可免费领取,未来若母乳收集量较多,才会扩大供应范围。
妇幼医院还示范母乳库作业流程,为了管控母乳品质,日后捐赠的母乳都要筛取部分奶水作细菌培养,以确保母乳卫生安全,再冷藏保存;此外,所有捐赠的奶水,也要经低温消毒处理,再冷藏保存,以减少病毒及常见细菌污染。
方丽容表示,母奶单独冷藏的保存期限可达六个月,大量冷藏也不成问题,而不少产妇奶水很丰沛,在母奶库成立后,可造福妈妈无法哺乳的早产儿。
对于捐赠母乳者,妇幼医院也有严格管控的条件,方丽容表示,捐赠者不能吃药、抽烟、喝酒等,须接受血清检查,包括爱滋病病毒、梅毒检查、C型肝炎、B型肝炎等检查为阴性反应,无肺结核病史,才能依照程序集乳并冷藏。
〔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新生儿黄疸在我国相当常见,大部分在两周后会慢慢消退,如果持续不退,则可能是罹患“胆汁滞流症”,但却常被以为是母乳哺育所致,因而延误就医。
为提醒家长注意,卫生署九十四年新版儿童健康手册把“婴儿大便卡”置于第三页,若宝宝大便呈灰白或淡黄色,应及早就医检查。
〔记者周富美╱台北报导〕家扶基金会昨天公布今年度十大与儿童保护相关新闻,第一名的台巴混血儿吴忆桦抚养权归属事件,显示儿童人权受到侵犯,第二、三名分别是五岁女童闷死在娃娃车内、兄弟交叉性侵害自己子女,至于十大新闻的六件负面新闻中,有三件是由母亲施暴,值得关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