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耳朵眼”炸糕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耳朵眼炸糕是闻名海内外的天津地方风味小吃,它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与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并称天津食品三绝。
  
耳朵眼炸糕创立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创始人刘万春用水和上等的黄米面煮好的豆馅,推车走街串巷的卖,一点点卖出了名气,大家都管他叫炸糕刘。不久,炸糕的销量越来越大,刘万春就在红桥区北门外大街的一个叫耳朵眼的小胡同口上,开了一家字号为“增盛成”的炸糕铺。
  
有了店铺以后,刘万春制作炸糕的质量更加精良了,而且他卖的炸糕是现炸现卖,整日顾客盈门,但是老百姓对“增盛成”的字号没记住,就记住炸糕铺在北门外大街的耳朵眼胡同,时间一长,因地而得名,就被叫成耳朵眼炸糕了。
  
耳朵眼炸糕之所以这么受大众欢迎,与它优质的选料和精良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
  
耳朵眼炸糕选用武清、霸县一带上等的新粘黄米,水磨后发酵、对碱、揉匀,制成面团;并选用天津优质红小豆煮烂,使用铜丝罗搓沙,放入红糖汁炒成豆沙馅;然后包入炸糕团并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捞出来,炸糕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糯粘,豆馅黑细香甜,形成与普通炸糕不同的外焦里嫩的独特风味,在津门独树一帜,
  
刘万春的改进虽然加大了成本,但是他不辞辛苦,薄利多销,以质取胜,以诚待客,同样的价钱,耳朵眼的炸糕个又大味又好,很快占据了市场,在天津、北京、河北等周边一带,名气就越来越大。
  
耳朵眼炸糕皮薄均匀,绝不露馅。它不但选料好、加工精、制作细、口感妙,而且物美价廉。耳朵眼炸糕不仅好吃,还有天津的民俗心理象征意义。每年过节,人们借“糕”字的谐音,取步步登高之意,争相购买,因此生意蒸蒸日上,声名远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都一处烧麦馆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6号,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
  • 全聚德烤鸭店创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现保留的老店门面建于光绪14年(公元1888年),是全聚德历史的见证。
  • 杭州“雅扇”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闻名遐迩。王星记扇庄的创始人王星斋,祖籍绍兴,世居杭州,制扇工艺为家传。王星斋自幼学艺,20多岁时已成为制扇名匠,后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在杭州开设王星斋扇庄,夫妻自设作坊制扇,以选料优、制作精赢得顾客。王妻陈英铲贴的泥金“满斗”式花扇,风格独特,曾被选为“贡扇”,受官绅文士喜爱,遂于光绪二十七年在北京杨梅竹斜街设座庄批发。
  • 苹果西打电锅猪脚。
  • “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在中国的医药宝典中,“陈李济”占有特殊的一页。据考究,在全国的制药行业中,“陈李济”是最早建立的企业之一。
  • 踢毽子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是古代“博戏”的一种。中国人踢毽子的历史很长,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了。古人认为踢毽子最初来源于蹴鞠,而蹴鞠相传为黄帝所作。这么看来,这小小的毽子,其来历也非同寻常。
  • 每年的3月17日,纽约市都会在第五大道举办盛大的圣派翠克节游行,这是全球最著名的圣派翠克节庆祝活动之一。圣派翠克节(St. Patrick's Day)的习俗包括穿戴绿色服饰、饮用绿色啤酒或苏打水、装饰三叶酢浆草,爱尔兰矮精灵是常常出现的角色。而在中国,虽然没有专属于绿色的节日,但许多饮食文化、民间习俗与传说,也蕴含着与圣派翠克节相呼应的元素,联想起来还别有一番风味。
  • 过年在中国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但团聚、祭祖、祈福和欢庆的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共通的。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过年的呢?
  • 人一生周期除了生死之外,成年和结婚、生子都具有人生阶段转换的重大意义了。所以在这些重要的日子,都留下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礼仪,丰富这些日子的内涵,同时也给予人丰厚的祝福!本文就来说说喜获新生儿的民俗礼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