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文周:拿筷子的手

雨文周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日讯】仍然记得小时候,一家人围着饭桌吃饭,妈妈看我拿筷子的手,就老是皱眉:女孩子家的,这样拿筷子不好呢!以后会颠沛得离家好远的,快改了吧!一边说着,一边纠正着我握筷子的手,从筷子的尽头移到中央,这样就好了!记得了?

但是,每次吃饭,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将筷子握在末端,我对妈妈说我是习惯了,那样子拿着舒服,怕是改不了了,还抱怨妈妈迷信,妈妈听后止不住摇着头叹息!

一晃20多年过去了,时间快得就像我们手中拿捏的筷子,新的来,旧的去,成双地来,孤单地弃,最终所剩无及。曾经流苏般的长发隐约有苍白的痕迹,凝脂般的笑影也已布满沧桑的阴影,豆蔻年华时的杨柳细腰已经被美式快餐折腾得鳌肉顿生,而随之而来倦怠了的心,如同浮萍终究漂泊不定。

什么都变了,变得不知不觉,变得无从提及,但是唯有那双拿筷子的手却依然还是老样子,优雅地张合著,像极了闲游在池塘边悠哉游哉觅食的鹭鸶的尖嘴。

忽然记起曾经在那本杂志上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是东方人的进食习惯大多是从飞禽中演化而来,西方人却是借鉴陆地走兽,所以东方人喜用貌似鸟嘴的筷子,而西方人的刀叉像极猛兽的爪子,看后不禁哑然,还真有几分神似呢!

前几天相约在纽约的几位女友到上海餐馆吃饭,席间悄然打量,竟然4个人中有3位和我的习惯相似,拿捏筷子的手懒散地把玩在筷子的末端,于是就引来了这样有趣的话题,5个女人唧唧喳喳麻雀一堆争辩了好久,仅有一位更是举理以争,反问她为什么不是?

我叹道:你当然不是,你的全家老小现在都在这里了,这里全然就是你的新家了,你只不过远距离搬了一趟家而已,怎么会和我们一样呢?你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怀吗?你有夜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悲鸣吗?你有想亲人想到心绞痛的神伤吗?你当然没有,因为你的亲人都在你的身边,天天相见,何来相思呢?

她听后终于禁声。

五双眼睛游移在自己的筷子前,思忖着,叹息着,彼此都没有一句话,似乎这样子看下去,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看到自己的一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我们踩着西天最后一道余晖走进曼哈顿的时候,市中心鳞次枇比的摩天高楼已经被隐隐现现的霓虹点亮,远远望去,宛若银河在沉幕的宇宙间奕奕生光,令人怦然心动!
  • 秋末最后一个假日--万圣节,不紧不慢轻踩着裹拥浓郁凉意的湿冷空气慢慢来临了。
  • 题记:起初他只是爱上她的香,渐渐地爱上了她的人,到后来他只想着要得到她的心了--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