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漫谈】赵孟頫的复古风

明训
font print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7日讯】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松雪道人、欧波,,湖州(浙江吴兴)人。赵孟頫出身宋室官宦书香之家,幼小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才华洋溢,书、画、诗、文,甚至音乐、佛学、篆刻样样精通,可以说是各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全才,其对后世的影响以书、画最为深远。

以写意为风尚的宋朝书法,在苏东坡、黄庭坚等北宋大家后,日渐靡弱,大部分书家只着重表现个人风格,并没有优秀的书法根基。在这种背景下,赵孟頫提倡复古之风,以二王为楷模,并以上追晋人书法为己任。楷书学王献之《洛神赋》,草书学王羲之《十七帖》,他对《兰亭》下的功夫更深,曾十三次在独孤长老本提跋,十六次在静心本上提跋。可以说赵孟頫终其一生,都力求透过自身的影响力,将正统的晋人书风彻底发扬。

赵孟頫浸淫魏晋书风日深,对晋人法帖手摹心追,练就了高超的技巧。赵书以楷,行成就最高,清新隽永,遒媚秀丽,是其特色。他被誉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确实,赵孟頫的书法不仅有元一代名满天下,明代书家文徵明、祝枝山早期也都深受其影响。

赵孟頫据说可以“日书万字”,其学书之精勤,固然足为楷模。但由于太过娴熟,而使赵书常有“书写过快”的情形。 “精工之内,时有俗笔”这样的批评算是中肯。

赵字的 “美”人人可见、可赏,其美中不足之处,不是 “不美”而是 “太美”而有俗媚之虞。笔者以为,赵字小楷及尺牍最为精妙,而临习时最好可同时参考晋人法帖,如此或许更能去芜存菁,得赵字神髓。

参考资料:
(1) 赵冷月(编) (1993) 《十大书法家》 台北: 世界文物出版社
(2) 陈振濂 (2002) 《历代书法欣赏》台北: 蕙风堂笔墨有限出版公司出版部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些极端国家主义者把国家视为高于一切的神,把所谓不能干涉内政视为天条,因此极端仇美反西方!却不知古有明训,“民为贵,社稷次之”。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权高于主权!正统共产主义也强调解放全人类,提倡工人无国界,实行国际主义。这本来是很天经地义的事,却为何在中国如今盛行极端国家主义,像纳粹时期的德国(纳粹德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极端国家主义)?我认为这一切都是伪史教育在做怪!因为我年少时读这些革命史时,也一样会义愤填膺,胸中不由激起一股为国献身的热情。要是没有进一步思考,很容易会形成固有的理念。
  • 一日米芾悠悠醒来,见四周林木茂盛,芳草鲜美,幽静中泛着鸟语花香,仿佛置身桃花源。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评论